返回上页
养老产业---朝阳产业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6-10-12 10:10:34.0

老年因岁至暮年常被喻为“夕阳”,但养老产业,却是一个潜力不可低估的朝阳产业。随着青壮年人口迁徙常态化,养老服务业被越来越快地推向社会,成为各级政府越来越关注的民生大事。

    “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这是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的我国养老政策思路,不但给养老服务业发展带来巨大利好,而且也带来了养老服务业的不断细化,以及养老产业的市场化调整。


   1 积累问题亟待解决

    建议政府及有关部门就同类问题做个顶层规划,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既利于养老服务业发展,也利于基层管理部门操作

    记者采访了多个有意向入住养老院的家庭,发现不少人在心仪的公立养老院报名一年多,还没排上队。而他们都不愿意考虑民办养老院,因为“条件好的负担不起,收费低的怕条件较差”。

    省老年公寓是目前省内规模最大的公办养老院,有400张养老床位,基本满员,“一床难求”。其负责人介绍,因为设施设备齐全、护理比较专业,很多人慕名而来。相比省老年公寓床位紧张的现象,杏花岭区一家民办养老院就显得有些冷清,60张床位的设置,只有20多人入住,且是开办以来的最高值。“投入了300多万元资金,干了快三年,一直在亏损。”负责人说,算下来每年亏损30多万元。记者走访了多家民办养老机构,发现成本高、风险大、支持乏力是阻碍发展的难题,不少遗留问题也在卡着脖子。

    82日,省老龄产业协会筹备会第9次小组会上,晋中市福泰老年公寓名誉院长贾维珍介绍,公寓最近正为证照问题头疼,多家民办养老机构负责人也反映了类似问题。协会筹备人员杨秀岭多年从事养老事业,他说,起步较早的民办养老机构已运营了十四五年,成立之初,国家对其建筑标准、运营安全等都没有详细规定,现在规模扩大了,国家对养老产业重视也加大了,对各方面要求更加严格,以往的遗留问题,比如建筑标准、消防安全、专业资质等都会显现出来。这些问题,是大多数民办养老机构的共性问题,有的很难整改,比如建筑标准,房子都使用多年了,改造结构几乎不可能。所以,建议政府及有关部门就同类问题做个顶层规划,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既利于养老服务业发展,也利于基层管理部门操作。

   2 公办托底民办服务

    养老资源的分布现状决定了公办民办养老机构应互补错位,前者要为民生兜底,后者则为不同群体需求提供差别化服务

    1010日,民政部发布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老龄产业市场不断升温,老年人照护服务需求持续上升,2015年,城乡自报需要照顾服务的比例为15.3%,比15年前上升了近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目前我国老龄工作和老龄事业还难以满足需要,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在我省,最新数据显示,共有公办养老机构639所,大多数“一床难求”。

    山西人口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谭克俭认为,养老资源的分布现状决定了公办民办养老机构应互补错位,前者要为民生兜底,后者则为不同群体需求提供差别化服务。公办养老机构应该做好兜底工程,把关注点放在五保、失独、失能、失智等老人身上,做好生活困难老人的托底工作。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认为,养老机构缺乏明确的分类管理制度是造成目前我国养老机构管理粗放的一个主要原因,应尽快明确公办养老机构的功能定位与服务对象,并根据不同机构的服务范围确定不同的监管标准。

    公办养老院过去是福利性质,后来被政策允许可面向社会收住老年人。随着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快,原来的公办养老机构在数量、服务质量上,无法满足增长较快的养老服务需求,一些低龄、健康、经济条件较好的社会老年人挤占了本该由困难老人享受的养老资源,造成了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的局面。谭克俭表示,必须加强引导,进一步彰显政府保基本的职责。

    “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需要建立多元化的养老模式,加大政府投入和支持力度,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社会化养老服务,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我省对养老服务发展已有明确要求。726日,省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针对养老机构运营模式和养老服务企业发展方向等问题,提请专家、律师等专业人士审议讨论,提出意见建议。

   3 放宽准入加大支持

    一直以来,我省都在通过运营补贴、民办公助等扶持政策,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2014年,省物价部门下发通知,决定养老机构用水、电、气、暖执行与居民同价政策

    当前,养老产业存在福利化与市场化并行、公办与民办机构竞争的局面,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家庭养老功能的不断弱化也为不同性质的养老机构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当前全省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25张的现状,仍低于全国25.43张的平均水平,市场潜力仍然很大。

    太航馨悦养护院、福寿和、源缘圆、比家美……记者实地考察了省城诸多民办养老机构,多家机构负责人传递出这样一个信息:养老产业是一个投资周期长、盈利慢的产业,需要政府帮助解决地价贵、房租高、人力成本高等问题。

    太原市福寿和养老服务中心是我省民办养老机构首批实践者之一,负责人刘旭斌以8张床、300平方米日间照料中心为例算了一笔账:年运营费6万元、工资36万元、损耗12万元,还不算投入装修和配套设备。8张床、假设每张每月3000元全住满,才能维持运营。但刘旭斌调查发现,当前,老人的心理价位都在每月3000元以下,供需价格的差异是造成民办养老机构“空床率”的主要原因。与公办养老机构相比显得较高的市场价格,也使得民办养老机构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一直以来,我省都在通过运营补贴、民办公助等扶持政策,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2014年,省物价部门下发通知,决定养老机构用水、电、气、暖执行与居民同价政策,降低了民办机构运行成本。但与民营养老机构动辄几十万的投入相比,依然显得很“骨感”。

    也常有一些游离资本进入我省养老领域,但盘旋数月便会撤离,究其原因,不外乎养老产业投资周期长、盈利慢。目前,我省民间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上亿元的项目不足10个,与兄弟省市相比差距较大,多数民办养老机构仍存在规模较小、设施落后、人才缺乏的“难堪局面”。

    山阴县老年公寓董事长常宝、忻州慈善康复护理医院院长张娟利在省政协常委会上发言:民办养老机构最需要解决的是资金和场所问题,建议地方财政部门将养老服务业“专项配套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尽快落实。

    去年1011日,一则“利好”消息由省政府发布,在《关于支持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措施》中,省政府提出,发挥社会力量在养老服务业中的“主体作用”,实现到2020年全省养老机构超过1500家,其中民办养老机构和公办民营养老机构占70%以上的目标。并从放宽准入、财政扶持、用地需求等方面,提出了18条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比如:对社会力量举办的非盈利性机构,符合建设标准和资质条件、运营满一年的,由省财政给与每床5000元一次性建设补助;按老人自理、半失能、失能,由许可部门同级财政给与运营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1200元、1800元和2400元;同时,还推出保障用地需求、实施公建民营市场化运营模式、加强金融扶持、落实税费优惠政策等配套政策措施。今年2月,省财政厅、省民政厅印发扶持养老服务业发展财政贴息暂行办法、做好民办养老机构建设补助工作的通知,对省政府相关政策措施进行了细化落地。

    930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修订了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专门辟出第四章、13条对“养老服务”进行了规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立、加强公办养老机构建设、优先保障经济困难老人、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养老机构的建设和运营依法享受税收优惠等被写进了法规,养老服务上升到法律层面。

    政策的利好、法规的规范、市场的需求,众多因素加在一起,养老服务业的“朝阳”已跃出了地平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