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页
“老漂族”不是孤立的社会现象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6-11-23 11:21:16.0

照顾晚辈、养老与就业是这一群体选择流动的主要原因。尽管大多数流动老人能较好地适应新环境,但也有不少老人的生活面临着诸如难以融入城市生活、医疗住房难得到保障等现实难题。

参考消息网1123日报道 境外媒体称,随着中国城镇化步伐加快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流动老人已成为一个庞大群体。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122日报道,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日前公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户籍不在原地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60岁及以上的流动老年人口数量接近1800万。

照顾晚辈、养老与就业是这一群体选择流动的主要原因。尽管大多数流动老人能较好地适应新环境,但也有不少老人的生活面临着诸如难以融入城市生活、医疗住房难得到保障等现实难题。专家建议应对流动老人群体给予充分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化解他们的现实困难。

为儿孙漂泊大城市

子女在城里安家落户,父母进城照顾孙辈是不少流动老人进城的最主要因素。《报告》显示,为照料晚辈而流动的老年人口占流动老年人口总数的43%

与此同时,养老也是老人流动的一大原因。与自行异地养老的老人相比,有的老人为与子女团聚来到城市,却发现自己很难融入当地生活。

与本地老人相比,流动老人没有自己的亲友圈,生活范围很小,不少人感到孤独寂寞。

退而不休 异地再就业

在流动老人大军中,不少人选择了“退而不休”,他们或出于经济上的考虑,或出于充实生活的目的,在异地重新寻找了一份工作。

68岁的张国辉从公务员系统退休后闲不下,又到亲戚兴办的一家日化企业担任财务总监。前几年,这家企业在外地新建了一个厂区,他经常往返外地协调各种大小事情。虽然奔波但却乐此不疲。“退休以后闲得心慌,到企业做点事情算是发挥余热吧。最主要的是,这样才觉得自己还没有被这个社会遗忘,充满精气神地活着。”

“老漂族”不是孤立的社会现象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邹顺康认为,远离家乡,脱离了自己原有的朋友圈,大多数流动老人的生活都比较孤单,甚至孤独。此外,由于我国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健全,一些流动老人的异地生活或多或少会遭遇就医、社保等问题,最突出的就是不能享受城市居民同等待遇。

邹顺康说,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有关部门给予充分重视,采取切实的行动,如提升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将地区社保普惠到流动老人群体上,尽快打破地区之间壁垒,实现异地医保等在全国的“联网、联通、联动、联保”等。

另一方面流动老人及其子女自身的因素也很关键。与父母相处,需要年轻人多讲孝道,遇到问题多与父母沟通,不仅关注老人的物质生活,更要重视他们的精神生活,多一些陪伴。

专家认为,老年人口流动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社会现象,它涉及人口学、社会学、老龄科学、社会工作、社会政策与社会保障等领域,当务之急是制定适当的社会服务方案,加大对这些家庭的支持力度,同时引入社会工作者参与提供相关服务,将这一群体纳入到城市公共服务范围内。

“异地养老”考验子女更考验社会

台湾《中时电子报》118日报道称,大陆是全球最早,也是目前唯一高龄人口数破亿的国家。长久以来的独生子女政策,让独生儿女背负沉重的养老负担,现在的大陆家庭渐形成“一对夫妻赡养4个老人,抚养一到两个孩子”格局。

以大陆大城市近年的“异地养老”来看,表面上虽减少在大城市的生活开销,但最需要医疗资源的老人,也面临医保、社保的地域化限制,增加就医难度。另一方面,公立养老院一床难求,私立养老院价格太高,去哪里养老,成为越来越多人必须面临的选择题。

高龄加少子化社会下的养老,是大陆亟待解决的社会课题,既考验子孙的孝心及赡养能力,更考验社会福利政策和公共服务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