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页
合肥新建小区须配居家养老服务用房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6-11-29 10:25:24.0

目前,合肥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超过了126万,预计到2020年,全市的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20%。对于合肥市而言,开展居家养老迫在眉睫,可是如何应对这个全球性课题?1128日,合肥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合肥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将于明年11日正式实施。

居家养老今后将有专用“舞台”

《条例》内容:新建住宅区应当按照每百户使用面积不少于三十平方的标准配置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已建成住宅区应当按照每百户使用面积不少于二十平方米的标准配置居家养老服务用房。

养老涉及的吃饭、看病、照料等内容,都需要一个固定的场所进行,这个场所从哪里来?《条例》最大的亮点,是给了居家养老一个专用“舞台”。

在居民住宅的规划中,我们常常能看到健身场馆、游泳池等内容,可交付使用后却得不到兑现。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它的地位等同于住宅配套的幼儿园。“对新建小区而言,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和配套设施,将成为土地出让的一项条款。”合肥市法制办相关负责人解释说,按照既定标准,居家养老服务用房需“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而且,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和设施必须设置在三层以下,方便老年人出入和活动,并满足通风和日照等条件。


新建小区全覆盖,那已建成的小区和农村社区怎么办?《条例》中给出了办法,社区县(市)区政府应当通过购置、置换、租赁、改造等方式,解决用房和设施不符合条件的情况。在农村社区,则应按照每百名老年人使用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的标准,配置居家养老服务用房。鼓励对闲置的场地、场所、设施以及其他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进行整合、改造,用于居家养老服务。

“舞台”不能晒太阳,如何确保居家养老服务用房用起来?市法制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新建住宅交付后,用房和实施将归属于属地政府,随后相关部门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以确保物尽其用。

助餐点五年内有望实现“全覆盖”

《条例》内容: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包括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呼叫中心、互联网平台、助餐点、助浴点、农村幸福院、老年学校等。

在滨湖区望湖社区,坐落着合肥市第一家社区食堂,运营3年多来,前来就餐的居民如今每天都有七八百人,其中大部分是老年人。像这种“饭来张口”的体验,今后有需求的老年人朋友都将感受到。

吃饭,这是居家养老的核心问题,在解决了“舞台”后,这个问题也将迎刃而解。在《条例》中,助餐点是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就意味着,所有的小区未来都有条件开展这项服务。从现有的尝试来看,社区食堂给老年人带去的不仅是方便,还有更大的实惠。在望湖街道,社区食堂对70岁以上的老人每餐补贴10%80岁以上的补贴15%,针对高龄、孤寡的老人,望湖社区居民食堂还提供免费的送餐服务。庐阳区开展的“爱心助餐”服务,市场价12元一份的午餐,老人们用最低4.5元、最高6元的价格即可购买。

老年人在社区食堂吃饭的费用,为什么会远低于市场价?滨湖欣园社区食堂的经营者告诉记者,不同于高档餐饮业,经营者对社区食堂的定位就是“微利”,通过良好的口碑来吸引消费者,从而提高就餐人数,以此维系社区食堂运营。该经营者称,在欣园社区将近60%的老年人选择在社区食堂就餐,社区食堂只在开业前半年亏损,其后便扭亏为盈。当然,政府给出的优惠政策,也是就餐费用低廉的原因。记者了解到,社区食堂场地和大件设施均无偿供经营者使用,水电也享受优惠价。

2017年,合肥市力争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和设施基本建成。‘十三五’期间,有需求的社区将实现助餐点全覆盖。”合肥市老年办相关负责人如是说。可见,要不了多久,吃饭将不再让老年朋友困扰。

明年家庭医生服务率60%以上

《条例》内容: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指导医疗机构与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开展合作,为老年人提供“签约式医疗卫生服务”。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为人诟病,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医疗卫生资源的短缺。在这种大环境下,居家养老服务能够真正让老年人享受到“签约式医疗卫生服务”吗?对于这个疑问,此前出台的《关于推进城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意见》已给出答案。

在《条例》中,对“签约式医疗服务”着墨不多。然而,仅仅在十多天之前,合肥市出台了针对性的《实施意见》,提出将通过3年努力,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100%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主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逐步形成“社区首诊、分诊有序、支付补偿”的就医格局。到2017年底,城市家庭慢性病人、老年人、0~6岁儿童、孕产妇、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签约服务率达到60%以上。

家庭医生不止为老年人服务,合肥的目标是“逐步扩展到全人群”。但在居家养老服务中,此举将解决老年朋友的一块心病。记者了解到,签约服务内容以服务包的形式提供,分无偿服务包和有偿服务包。无偿服务包包括1246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偿服务包包括511项服务内容。其中,为签约服务对象每年提供一次健康体检,一次血压、血脂、血糖、体质指数监测,一次家庭常用药品使用指导,二次以上公众健康知识教育;为老年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每年提供一次面对面健康评估,并制定一份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提供全程规范化健康管理服务,并延续上级医院处方和享受“长处方”用药服务;为符合建立家庭病床条件的80岁以上老人,行动不便、疾病康复期患者,优先提供家庭病床服务。

根据签约服务对象需求,在符合有关规定和确保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家庭医生可开展上门医疗护理康复服务。

居家养老机构已有1400多个

《条例》内容:市人民政府应当依据本条例制定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细则。

目前,合肥市有2200多个住宅小区,加上人口的快速增长,这一数字每年都会大幅刷新。由此可见,人少事多的街道和社区,很难担当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角”。这场大戏要博得满堂彩,还要看社会养老机构。那么,这块产业蛋糕有人愿意碰吗?

“其实,居家养老服务竞争还挺激烈的,但真正做得好的并不多。”李萍是滨湖世纪社区食堂的负责人,作为一名从业者,她对居家养老服务产业充满着信心。李萍告诉记者,国内很多城市都在探索居家养老服务,她曾去过几个沿海城市实地考察,发现那里的社区食堂也存在经营和管理上的一些问题。也就说,在产业的起步阶段,企业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想要在这片天地里有所作为,企业内在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从外部环境来看,《条例》的出台,将会给居家养老服务产业带来春天。

“合肥的居家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欣欣向荣,走在了全国前列。”合肥市老年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合肥市已经出台了20多条与居家养老服务相关的扶持政策,为老年人服务的居家养老机构数量,也已经达到1400多个。不仅如此,合肥市还不断引进外地“高手”,刺激产业整体水平的提升,上海等地的知名企业相继进军合肥。

居家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最终受益者将是每个合肥人。在市场主导下,居家养老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政府部门也能腾出手脚。总的来说,此次《条例》的出台,拉开了合肥养老事业的新篇章,未来还将有好消息接踵而来。相关负责人透露,《条例》并未过多提及扶持政策,等到下一步设施细则出炉,可能会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促进产业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