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页
吉林省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7-01-17 13:18:56.0

2017年吉林省两会,中国农工民主党吉林省委员会带来了一份《关于我省居家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建议》,分析了吉林省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调查:

社区养老更受老年人欢迎

据悉,我省的养老模式大致分为三种:家庭养老模式、机构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但家庭养老仍为我国的一种主要养老方式。

“十二五”期间,虽然各种性质的养老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在吉林省各地兴起,但据调查中显示:只有6.4%的老人愿意去养老院养老,95%的老人希望在家里度过晚年。

而社区居家养老较之机构养老,具有投资少、成本低、服务广、收益大的特点,既能减轻机构养老和家庭养老的压力,又能满足老人的情感需求。同时,我省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社区管理模式和组织框架。各级地方政府正在努力探索社区养老新模式,并积累了比较成熟的经验。据了解,各地做法虽不尽相同,但其宗旨都是为老人提供完善的社区养老服务,并且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需求。

问题:

对社区养老服务的满意度有待提高


中国农工民主党吉林省委员会在建议中指出,当前吉林省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普遍存在着建成的硬件设施缺乏后续运营资金支撑、专职服务人员与专业服务队伍建设,存在着利用率低、可及性差与闲置浪费等现象。

具体表现为:94%以上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立了老年活动室,其中能经常性开展活动的约占3/4以上,还有极少数老年活动室还没有开展活动;部分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成立了老年餐桌,其中能真正地正常运营的不多;1/3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立了日间照料室,其中正常运营的约占到3成左右,功能作用发挥十分有限;有近3成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设立了老年人服务热线,个别社区老人家里安装了呼叫服务系统和网络服务平台,但老年人在认知和使用服务信息系统仍是难点;一些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服务工作仍然停留在由社区工作人员兼职无偿来做,缺乏工作积极性与专业技术技能,服务质量难以保障,直接影响了老年人对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利用率与满意率。

建议:

加快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产业体系建设

中国农工民主党吉林省委员会建议,在十三五期间,吉林省应该依托生态大省的优势,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努力创新,提升居家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空间。

要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产业。处理好政府与企业、社会、家庭的多方关系,探索建立各方主体共同参与,政府支持,专业运营,产业融合发展的社会化服务的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通过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和努力,加快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产业体系建设。

要推进医养结合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低成本发展。需要见缝插针,盘活现有资源,包括城市企事业单位闲置性用房、农村中小学闲置校舍、乡镇医院空置房等。其中有些问题涉及多个政府部门,这就需要主要领导出面,加强顶层设计,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将闲置资源转变成发展支撑,形成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合力。

同时,还要适时出台省内推动居家养老服务产业、推动医疗卫生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方案及细则,在许可审批、政府补贴、金融支持、用地指标、资源整合等方面上研究有所突破,不断推出适合省情、含金量更高的政策举措。

全省各级政府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将保障重点老年人对象的政府购买补贴资金、困难老人的救助资金、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建设资金以及公益岗位、专职人员的工资和工作经费等纳入年度财政预算;按规定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对老龄事业的投入,每年拨给专项资金对居家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给予有力的支持;要制订优惠扶持政策并加大执行力度,鼓励和动员社会资金投入居家养老服务事业,建立起政府、企业、社会等多元化投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