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页
针对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方面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7-02-15 09:57:15.0

2017214日,武汉市“两会”正式拉开帷幕。会议期间,来自武汉市各阶层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将带着武汉市民的重托,共商改革大计,共画武汉发展蓝图。

据了解,截止2016年底,武汉市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173.76万人,约占全市户籍总人口的20.7%2015年全市社会组织有10518家,从事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有265个(市级8个、区级185个),仅占社会组织总量的2.5%。上官莉娜认为,武汉市目前初步打造出“9055”养老服务格局,在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方面依然存在较大困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社区居家养老消费市场自身尚未成熟;二是社会组织“缺场地、缺人员、缺资金”问题突出,导致其服务能力难以满足老年人需要;三是政府部门存在政策落实中的“停摆”尴尬。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

一、加强社区养老设施建设

第一,在今后的社区开发建设中,政府各部门协调合作、将《武汉市养老设施空间布局规划(2012-2020年)》落到实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养老设施科学均衡地配建到各社区。第二,政府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用房实行优惠政策,吸引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居家养老服务,通过市场运作形成良性循环。第三,培植优良的养老服务社会组织品牌,使居家养老服务日常化、持久化,真正满足社区居家养老需求。

二、完善扶持政策和市场监督机制


政府应加强规划引导,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放宽居家养老服务经营范围核定条件,设立支持和奖励基金,为养老服务组织提供资金支持。进一步规范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行为,使政府向养老服务组织的购买常态化、制度化。建议由武汉市发改委牵头,由卫生、教育、税务、土地、城建规划以及水电供给、交通等部门共同组建养老服务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推进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运用经济手段加大企业投资养老服务产业积极性,培育社会组织加入养老服务行业。强化监管责任,尽快出台契合武汉市情的社区居家养老地方性法规,制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面的地方标准,如自理、半失能、失能老年人的陪护、家政、做饭、洗衣等,对提升社会组织养老服务质量发挥指导和规制作用。

三、培养养老服务人才

首先,增强专业护理人员素质,一是提高社会对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可度,要通过岗位补贴、物质奖励等办法,提高护理人员待遇,增强岗位吸引力;二是加大培养力度,合力打造以职业教育为主体,应用型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层次相互衔接,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重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其次,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从志愿者中挑选一批积极分子对其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对志愿者的具体要求以及他所能够提供的服务进行分类登记,从而使志愿者能够扬长避短以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大力营造志愿服务氛围,吸纳社区学生,尤其是中学生和大学生加入志愿者队伍,将志愿服务时数与其升学、评选助学金或就业机会挂钩。

四、引入第三方评估,切实提高养老服务绩效

养老服务评估,即通过对老人的自理能力和实际需求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并依此为老人提供“定制式”的养老服务。在国外,养老服务评估是养老服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标尺,用来确定老人们的服务需求和衡量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在政府和养老服务组织之间,需要一个第三方来对整个养老服务项目进行评估。根据此项评估,一方面为推行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提供参考依据,另一方面对养老服务组织提供的服务进行跟踪评价与监督,保证政府民生项目落到实处,让老人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