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页
深圳采用多项举措破解养老难题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7-04-28 10:12:43.0

我国人口基数庞大,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老年人口规模与日俱增,导致养老院出现一“床”难求现象。在供不应求下,养老院床位价格已经开始缓慢攀升,扩大养老服务供给刻不容缓。

民政部2016711日公布的《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200万,占总人口的16.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4386万,占总人口的10.5%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作为一项重要的服务业,养老产业被视为“一片蓝海”。老年人口急剧增长,给社会带来了相当大的养老负担。但与此同时,养老产业也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可增长空间巨大。

多途径提升养老服务

201512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出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服务规范》,于201611日起实施。该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及社会保险服务相关机构提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服务,是全国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开展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服务标准化建设的工作指南,具有专业性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2015112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全面部署进一步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其指出到2020年符合国情的医养结合体制与政策法律基本建立,医养结合服务网络基本形成。

中国的养老现状令人堪忧,我国每一千名老年人中,拥有养老床位约27张,这个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从城镇养老院严重不能满足老龄化需求也可窥见。私人养老院费用昂贵,公立养老院严重不足,家庭养老问题诸多。住不起、住不进、住哪里正成为城市老年人的养老心病。养老床位不足是养老机构的硬伤,还存在服务项目偏少以及养老服务设施功能不完善、利用率不高等问题。

截至2015年底,深圳市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23.68万,占全部户籍人口的6.67%。随着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推进,预计到2020年,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将增加到35万左右。非户籍常住老年人和户籍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将相互叠加,养老服务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

业内人士表示,除了政府加大对居民养老的财政投入以外,养老事业更需要民间资本进入。经深圳市民政局批准成立的复亚护养院董事长杨晓钦认为,“医养结合”这样的养老模式将成为趋势,养老院也应该成为像超市、幼儿园等一样成为社区配套机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据悉,深圳市政府把 “养老工程”列入12项重大民生工程加以推进。截至2015年底,全市养老床位总数达8359张,较“十一五”末新增4762张,增幅132.4%;全市共有养老机构31家,其中公办22家,民办9家,民办养老机构床位数占养老机构床位总数的45.4%;全市共建成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61家、星光老年之家916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668个、居家养老服务网点200多家,实现居家养老社区全覆盖。


吸纳民间资本缓养老“堵车”

《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深圳市老年人口增长进入快车道,特别是高龄、失能半失能、空巢独居老年人等养老服务重点保障对象将明显增多,养老服务需求更加旺盛、更加迫切、更加多样。

未来,深圳市将通过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与能力评估,来推出相应的养老措施,使养老服务更加精准化。让老年人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

综上所述,养老服务是典型的增量市场,具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养老服务市场机制形成,养老服务业潜力将逐步释放并迎来快速发展,前景较好。在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时,政府要做好引导,继续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满足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