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页
医养融合养老模式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7-05-25 16:02:52.0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一波又一波的养老服务行业兴起,在养老服务大军中,医养融合养老模式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近日,南京、山西省等城市、黑龙江等地对养老服务进行了全方位的改写,主要是突出在养老社区的优化,医养融合机构的确立做出相关的批示。

多城养老服务政策实施

近日数据显示,南京市老年人口数量已突破130万,如何养老是全社会关心的话题。522日,《市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医养融合发展的意见》正式下发,明确到2020年,全市建成一批兼具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质能力的医疗卫生机构或养老服务机构(以下称医养融合机构),每个街镇至少建成1个社区医养融合机构。

《意见》提出,南京将建成一批社区医养融合机构,不断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的医护服务能力,为居家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适宜的上门护理服务。2020年前,每个街镇至少建成1个社区医养融合机构;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协作,同时,南京推进医养融合服务进家庭,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养融合机构应为行动不便的居家老年人提供定期体检、巡诊、上门护理等服务。

一些城市养老服务走在前列,值得更多城市去研究学习,近日,黑龙江省针对养老院服务质量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调研。据介绍,截至2016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3亿,占总人口的16.7%,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数量达到2400万,而且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每年以1000万左右的速度增加。全国经许可登记的养老院达到2.8万家,床位数达到364万张。国内老年群众养老需求庞大。

明确指数2017年要以“五查五改、对标达标”为主要内容,即对照影响养老院服务质量的运营管理、生活服务、医疗健康服务、社会工作服务、安全管理等五个方面,对全国养老院服务质量问题开展检查和整治。


全国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要求,到今年年底,全国养老院服务质量明显改善,全国统一的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初具雏形;到2020年,基本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养老院服务质量总体水平显著提升。

黑龙江省不断推动养老服务市场化改革,通过放开养老市场、引入投资主体,盘活闲置资产、强化宣传营销、延伸产业链条等措施,该省养老呈现出“旅养结合、医养结合、文化养老、养老+互联网、‘三社联动’社区居家养老5种新业态。

523日,山西长治市实现“六位一体”综合服务型医疗养老机构,以提供高质量的养老服务为核心业务,打造医养结合的专业性养老服务。

近日,辽宁省推进医养相结合发展。配合有关部门落实《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结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科学合理统筹卫生和养老两方面资源,致力于更好地满足广大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配合卫生计生委向国家推荐确定了沈阳、大连、辽阳成为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印发了《关于开展我省医养结合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了本溪、锦州、营口、朝阳成为省级医养结合试点地区,启动开展国家级、省级、市级三级医养结合试点工作。

房企转向养老产业谋多元发展

中国逐步迈入老龄化社会。恰逢房地产转型升级,行业正告别传统单一的住宅开发模式朝着多元化发展之路行进。于是“养老+地产”成为开发商寻求新的利益增长点的重要选择之一。短短数年时间,养老地产发展迅速已衍生出了包含养老护理、医疗保健、服务与休闲、文旅、金融等多重复合模式的多种业态。

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预计,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占比将达到27.6%,基于中国人口基数庞大,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3.71亿,届时老年人口抚养比例将达到与欧洲同等水平。

人口结构的迅速变化无疑将对于中国经济、社会以及房地产市场具有重要影响。老龄化社会催生的“银发经济”促使众多房企纷纷掘金养老地产项目,通过跨界合作、资源共享创新养老地产运作模式。

中国指数研究院相关分析师指出,开发商已逐渐跳出“养老地产=养老产业”式发展,企业正逐步走向“去地产化”的发展新阶段,更加注重养老产业服务体系构建,服务更加多元化和复合化。无论是居家养老、社区养老还是机构养老,都应围绕其养老模式细化服务,并且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产品线、服务体系及产业链。

多企业都在看好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契机,即将成为朝阳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市场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发挥协同作用,互为补充,医养结合性质,养老社区制,将会成为未来养老服务产业市场的主要模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