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页
如何充分利用医疗和养老资源,帮助老年人度过幸福的晚年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7-08-16 10:53:31.0

随着老龄化现象日益凸显,老年人养病难、病难养的社会痛点引起各界关注。如何充分利用医疗和养老资源,帮助老年人度过幸福的晚年呢?

1 空巢老人缺看护

201785日,多家媒体报道,三峡市城区东山大道72岁空巢老人死在家中多时,直到楼道发臭才被发现。

无独有偶。2015年,自贡大安区龙井街红苕地社区20栋的钟婆婆一个星期没出现,结果死在家中,发臭了才被邻居知道。

多年前,资中张姓太婆因膝下无子女,晚年患老年性痴呆症,最后客死遂宁,让不少人扼腕叹息。

不少老年人缺少看护,需要家庭社会共同关注。

2 养老资源匮乏

记者从我市多家养老院了解到,不少养老院存在场地有限、床位有限、人满为患的现象。东兴区田家镇某养老院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不少年轻人在外打拼挣钱,导致空巢老人、留守老人增多。有条件的年轻人把老人送到养老院,让他们的基本生活能得到照料,生病有陪护人员安排就医。但让人担忧的是“更多的老人因为没有人照顾,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绝症,造成多起悲剧发生。”

记者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养老院的护理人员尽职尽责,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做到“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但很多老年病是突发性疾病,一旦发生,缺乏医疗抢救硬件的养老院则爱莫能助。市民谢老先生的家人说,能医、能养的地方更符合当前老年人的“刚需”。

市第二人民医院医生曾建告诉记者,超过65%的老年人患有两三种疾病。而一些导致生活不能自理的疾病如偏瘫、老年性痴呆症等,病期长达数年。既要医,又要养,这让不少年轻人处于打拼事业与照顾父母的两难中。


经调查了解,老年护理专业从业人员远远不能满足行业的需求,一是工作强度大,每天要照料病人的生活起居,脏活累活苦活都得承担,而且责任重大。二是待遇较低,服务对象的要求又高,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曾建呼吁社会能给予他们多一点尊重,并获得相应报酬。

3 医养资源不平衡

调查发现,老龄化日益严峻,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呼唤建立“医养中心”。市第二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我市涉及医养的公立医院主要是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市第六人民医院。建立标准、规模化的医养中心迫在眉睫。

814日下午,记者来到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病科。医生曾建正在为病人梅之凡把脉、听心跳、看舌苔。“‘梅老’现在的情况比刚进院时好多了。”曾建说。

据了解,梅之凡今年89岁,患有冠心病、肾功能不全、肺部感染和老年性痴呆症。此前,晚辈们给老人请了一个护工帮忙照顾,因为不够专业,致使老人病情加重。之后,梅之凡到内江某医院专科治疗,医院建议送重症监护室照看,被梅之凡的家人拒绝。后来,梅之凡转到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院老年病科后,经多位专家会诊,科学用药,目前能走能说能吃。

老年病科是一个集老年人医疗、养老、休闲、娱乐、心理慰藉、临终关怀等全方位服务于一体的科室。老年病科收治对象主要是生活不能自理或半自理的老人,如老年性痴呆症、心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晚期肿瘤等病人。

“老年医学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一个学科,除了医治老年人各类疾病外,还担负着护理、休养的功能。”曾建如是说。据了解,如果一位老年病人住进重症监护室,每天的费用高达5000元至10000元;送到专业科室住院,每天的费用超过500元;而老年人一些“慢性病”采取医养结合的方式,每天的费用控制在200元至300元。”曾建带着记者到各个病区了解老人的状况时,介绍了“医养资源”不平衡的情况。

曾建认为,如果老人的“养”搞好了,少生病,会给国家节省费用、医疗资源,减轻家庭负担。曾建建议每个家庭要“养”好老人,切莫让老人处于急难险重病情时才就医。那时,也许一天花掉的钱就是几年的积蓄,一场大病花掉的钱,就是一辈子挣的大部分或者全部收入。

不少医生认为,要解决医养资源不平衡的难题,需要社会各个层面大力支持。否则,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医养的矛盾会更加突出。

4 医养服务队伍需壮大

目前,除了专业医院、养老院担负起部分老人的医养服务外,不少志愿者也加入到服务队伍中。

调查显示,老年病科的老人,其子女多数没时间、精力陪伴他们,而一些想照顾老人的子女却因年龄较大,而力不从心。缺少陪伴的老年人是孤独的,他们希望交流,哪怕是说“空话”。

据了解,志愿者们加入到医养行业的服务工作中,可以做一些如为老人捶背揉肩,陪他们散步,聊天等有意义的事,会给老人带来莫大的慰藉。有些志愿者还自编自演节目,为老人送花、送盆景,送织布娃娃,给老人带去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