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页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主要模式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8-01-29 13:33:58.0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内主体包括:居家养老信息化平台、政府机构、企业(养老服务企业、智能终端制造企业与第三方投资企业)和社区养老服务站。目前,主要有三类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模式。

一、DMP模式(Demander-Mediator-Provider)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主要模式

DMP模式运作图

DMP模式是指需求者(Demander)到中介者(Mediator)再到供给者(Provider)的模式。在这一模式下,需求者将服务需求反映到服务中介平台,再由服务中介平台联系服务供给者提供服务。该模式主要应用于呼叫助老中心和养老服务热线平台。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平台作为中介者起到了沟通桥梁的作用,可以快捷简便地采集需求信息,大大提高服务的实时性和实现快速反应。但是,这一模式可能存在需求反应不及时、人工沟通有障碍等问题。

二、DTP模式(Demander to Provider)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主要模式

DTP模式运作图

DTP模式是指需求者与供给者之间直接互动模式。这种模式通常由需求者直接将服务需求表达给服务供给者,供给者确认需求后提供服务。这种模式主要运用于养老机构推出的养老服务 APP。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够很大程度上保证供给的时效性。但是这对服务需求者技术掌握度的要求较高,多适用于低龄或经过技术指导的老年人。

三、PTD模式(Provider to Demander)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主要模式

ptd模式运作图

PTD模式是指服务供给者到服务需求者的一个模式,通常是服务供给者主动了解服务需求者的需求再进行服务的供给。例如家庭医生通过传感器终端检测到老年人异常情况,通常主动派遣附近的医护人员前往查看,进行紧急救援。 这种模式虽然可以提前预测到老年人的需求,但是如果服务需求者主动性不强,也容易出现供需不对接的情况出现。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主要模式

针对以上三种主要智慧健康养老模式,依据参与主体我们将智慧康养划分成以下四种产业运作方式。

第一,政府机构+第三方企业+居家养老信息化平台。这种运作方式的参与主体主要有政府、企业和居家养老信息化平台。政府主要负责提供政策和场地支持;第三方企业负责投入资金为社区养老服务站提供基础设施、工作人员及运营经费;居家养老信息化平台负责公开项目和资讯的发布。这种运作模式参考PPP投资模式,主张公私合营发展。在这种模式下,投资企业不仅可以提高企业口碑,而且随着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自身资本也会得到良性循环。

第二,老人/子女+居家养老信息化平台+养老服务企业+社区养老服务站。这种运作方式主要依托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由老人或子女提出养老需求与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对接。养老服务企业通过居家养老信息化平台的业务受理子系统与平台进行信息对接,根据需求为老人提供相应上门服务。根据对应的服务需求,养老平台会对接到对口的养老服务企业。这类企业主要提供专业医疗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和普通的家政服务。最后,社区养老服务站通过对老人和子女的回访,监督服务质量,形成良好的竞争淘汰机制。

第三,老人+居家养老信息化平台+医疗机构+保险公司。这种运作方式引入了专业的医疗机构和保险公司。首先,居家养老信息化平台通过对老人身体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测,建立并管理老人的健康档案。其次,平台与当地医疗机构建立健康档案共享机制,当老人就诊时,医护人员可根据其健康档案对老人的病情有一定了解,及时开展急救措施。最后,平台应与保险公司建立有限度的信息共享机制,保险公司可利用大数据对老人的健康状况进行科学评估,设计出适合的保险产品,降低出险率。

第四,老人/子女+居家养老信息化平台+智能终端制造商。基于老人/子女提出的服务需求,平台向智能终端制造企业提出功能需求,企业据此设计出智能终端产品提供给老人,让老人享受智能化和多元化的服务。平台管理人员进行公开招标,中标企业制造相关产品满足老人的需求。随着服务需求的不断提出,老人由养老产业中服务的被动接收方变为主动提出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