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页
80后独生子女一代父母养老问题的困境
作者:-
 |  
来源:中国城市中心
 |  
发布时间:2018-05-02 14:34:11.0
一、引子
 
  年过90岁的姥姥平时跟小姨、小姨夫住在天津,春节前小姨和姥姥突然相继得了重感冒,姥姥只有两个女儿,我们一家在北京,只能逢年过节回去帮忙。小姨夫妇年龄也都60多岁了,平日请阿姨做饭打扫卫生,春节期间保姆放假,母亲回去照顾两个病人。母亲怕我们担心,事后才告诉我们姥姥病情的严重,交谈话语间能够感受到她深深的担忧,这次姥姥虽然只是感冒,但是因为年岁过大也许不能完全恢复到以前的状态了。
  相比较于其他家庭,我们的情况可能并不算困难,因为至少姥姥并不是完全没人照顾,我们也开始考虑未来请全职护工的可能性,人力和财力目前来看让老人在家平静且相对舒适地度过晚年问题并不大。但问题是我们的父母,他们也都已经步入老年,我和爱人都是80后独生子女,我们组成的小家庭未来要同时面对四个老人的养老问题,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与此同时,我们还有小孩需要养育,421“倒金字塔”型的家庭结构,让夹在中间的我们倍感压力。现在家里四老身体都还可以,还能帮着带孩子,缓解我们的压力。但一旦有人生病,对我们将是巨大压力。
  这次姥姥突然病倒,更让我深刻意识到,我们父母这一辈的养老问题也已经到了不能不考虑的时候。身体健康的老人,到了 八九十岁,都会开始出现腿脚不便,生活起居需要照顾的情况,随着退休年龄的不断推迟,我们80后这一代父母需要照顾的时候子女很大可能还在全职工作,而且作为独生子女一代,完全没有兄弟姐妹可以轮换帮忙,而一旦生病随之而来的医疗就诊和长期护理问题怎么解决?都成为了压在我们心头的一块大石头。利用春节假期时间做了一些有关养老服务的查询工作。
 
  二、选择困惑
 
  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在飞速进入老龄化,作为一个迫切需要寻找养老服务的消费者,我发现自己并不能快速找到需要的信息,反而越看心里越没底。
  目前国内最基本的养老模式有三种: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对于双职工且都是80后独生子女的家庭显然无法实现,机构和社区居家养老则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另一方面新兴的养老模式,如医养结合、养老社区、抱团养老等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养老产业的准入和标准并不清晰,也无法对未来可能提供的服务有明确的预期。作为城市规划工作者的我对养老问题还多少有些知识储备,但在搜寻适合自己家庭的养老服务时仍然碰到了极大的障碍,尝试归纳以下几点。
 
  (一)缺少专业可靠平台整合养老服务信息
  我家老人都在北京,因此重点搜索了北京市的养老服务。网络查询过程中发现,北京市政府目前没有专门的信息平台为市民提供专业养老服务资源查询,个人必须从海量的百度搜索文章中,自行梳理、总结、归纳,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难度极大,对于老人来说几乎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目前政府提倡民营资本合作兴办养老机构或提供相应的社区养老服务,但是对其服务质量的监管结果没有一个相对可靠发布平台,需要消费者自行甄别,极为不便。
 
  (二)机构养老——想说爱你不容易
  1、公办机构供不应求与民办机构吃不饱现象并存
  据不完全统计 ,北京目前共有各类型养老机构340家左右,其中民办养老机构约有100余家。截至2016年底,全市户籍总人口1362.9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329.2万人,占总人口的24.1%,显著高于全国水平。在这些机构中,进入公立养老院的难度更大。“北京市第一、第四、第五养老院的入住率常年为100%,目前有1600多人在排队等候入住,城八区的公立养老院入住率也都在98%左右。与国营养老机构相对应的是民办养老院。据了解,民办养老院床位已有近12000张(在养老信息网的数据可能更多),但平均入住率只有2/3” 。2015年8月1日起,北京市公办养老院开始限定四类老人入住(政府供养保障对象、困境家庭保障对象、有待服务保障对象和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堵住了绝大部分普通家庭进入公办养老机构的可能性。
  一边是公办养老院进不去,另一边是民办养老院吃不饱。究其原因,主要是民营机构水平参差不齐,基本服务标准缺失导致市民对其信任度不高。此外,养老个性化服务需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机构养老服务模式过于单一,除去日常饮食和身体看护等基本服务外,对其他精神方面需求的考虑普遍较少。比如我姥姥唯一兴趣爱好就是钢琴,每天自弹自唱不仅增强身体灵活性还能锻炼肺活量,这一爱好是她晚年身体健康的最大支撑,但一般养老机构很难照顾类似需求,作为子女不仅希望他们老有所养,更要老有所乐。
  2、高额成本投入和尚不明确的服务预期之间存在较大矛盾
  目前来看,如果希望享受个性化服务往往只能选择高端养老机构,然而北京类似民营养老机构服务费基本都在8000元/月以上。另外一种近几年比较火爆的养老社区模式,多由保险公司投资建设并负责运营,一般要求投保额至少在200万以上,相应保费要几十万元,普通家庭承受起来都有难度。
  就运营和服务上看,有些机构承诺的服务和保障并不能达到消费者的预期。以最早提出建设高端养老社区的泰康保险集团为例,截止2017年中旬,其在北京、上海、广州的养老社区已开园,武汉、成都、杭州、苏州、三亚的用地已经竞拍成功,但是深圳地区的选址仍然没有确定,甚至整个项目有可能因为深圳地价过高或规划原因而流产。虽然销售人员承诺“如果投保人或其父母符合条件的,可以先申请入住广州粤园,等到深圳养老社区建成再搬回来。”但显然这种对“入住权”解释的随意变更,已经严重伤害了很多消费者的权益,也让大家对这种模式所承诺的后续服务产生一定怀疑。
 
  (三)居家养老——整个体系建立到完善尚需时日
  1、居家养老服务短期内难以全面覆盖
  北京市是较早提出居家养老的城市,市政府相关部门近五年出台多个文件,积极推进居家社区养老试点工作。 2016年,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印发《关于开展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京老龄委发〔2016〕8号)中提到,为深入落实《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和《北京市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2015-2020年)》,结合《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设计标准》,从2016年开始,在本市社区层面展开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设,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更好满足群众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预计到“十三五”末,北京将建成社区养老服务驿站1000个 ,但目前全市试点仅为150个。试点中的很多创新服务项目确实看着让人欣慰,但推广需要时间。就目前来看,在试点服务外,绝大多数居家服务仍以家政服务为主,较少涉及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心理咨询等个性化、养老专业化的服务内容,且服务提供机构数量有限,规范化和专业化程度都有待提高。
  2、共享式养老模式等新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
  令人欣慰的是,北京市一直在居家养老领域进行探索。2016年初,市民政局、市住建委联合印发《共有产权养老服务设施试点方案》(京民福〔2016〕73号),探索共有产权养老服务设施模式。所谓共有产权,即投资商永续持有每间居室5%的产权,剩余95%份额可以出售给家有60岁老人的居民。归企业所属的5%产权不能转卖,购房者可以 购买、出售其余95%的产权(年限50年),获得产权后可以与普通商品房一样出租、出售,收益也将归卖方所有,但唯一的条件是,买房或者租房的家中必须有60岁以上的老人。此外,无论是买房者还是租房者,每月都必须要缴纳3000元的“基础服务费”,用于为老年人提供膳食管理、健康管理及物业管理等基础服务,通过提高非老龄人群居住成本的方式,保证其养老服务性质不变。
  
  三、建议
 
  (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政府在养老产业发展过程中应该管好该管的,更多鼓励社会组织共同参与,更多从养老服务的提供者变为管理者,但在相应的政策制定、标准制定、规范管理和多元协作主体协调层面,发挥更多的作用。建议建立便于市民查询的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打造智慧养老社区。平台可分为市级、区级、街道和社区多个层次,市区级主要发布认证机构名称和基本信息,在街道和社区层面可更多对接本区域市民需求,定时更新具体服务内容和价格,未来更可以提供匹配供需的服务。平台通过保证发布内容的可靠性,一方面监督规范养老服务,另一方面也为市民找到最适合自己家庭的服务提供可能性。
 
  (二)分步完善社会养老体系
  养老产业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近期社区养老仍应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与中远期规划相结合,配合养老机构建设、医养结合等多形式,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立体式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推进养老服务全覆盖。
 
  (三)持续推进新模式创新
  新兴养老模式层出不穷,各地政府在养老创新模式不断探索和推进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包括用地政策、税收政策等,帮助企业初创阶段顺利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成功运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