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页
养老地产的开发运营要诀
作者:-
 |  
来源:养老先锋号
 |  
发布时间:2018-07-02 10:25:12.0

  养老地产概念,来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经济发达国家。它是是将养老主题融合于地产开发项目之中,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市场需求,其建筑设计、园林规划、装饰标准、配套设施、服务细则都必须经过适老化设计。目前,我国涉及大型养老地产项目的实施、运营主体,主要是经验丰富的大型房地产企业与资金充沛的大型保险企业。  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与居民消费能力的增加,养老地产需求爆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养老地产的前景虽好,但由于养老产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其开发和运营之路还需要努力探索。

  独立、自主、健康的现代养老理念:中国传统的尊老文化总是将老年人单方面地定位在“受照顾的”的角色上,忽视老年人身上存在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但在法国、英国等国家,老年人群被称作“第三年龄”,“第三年龄”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说法转变,更多是一种独立、积极、健康的老年价值观的体现。老年不是人生的终结,而是人生新的转折和开始,是生命和生活体验的新的发展期。老年人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和价值潜能,他们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受益者,更应该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参与者。现代老年人不仅老有所居、老有所养,还要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用、老有所成。因此,养老地产不能局限于老年住宅和养老护理,还要树立现代养老理念,让老人快乐、幸福,活得有尊严。
  目标市场全龄化符合当前国情:从国内养老项目的经验来看,目前市场中的养老项目面对客群较为多元,如北京太阳城、东方太阳城不仅面向老年群体,更兼顾中青年群体,温都水城老年公寓在满足老年客户自住需求的同时,兼顾投资客群。而某些项目的客群范围过窄,且定位过于高端,使得老年人集居区缺乏生机。
 
  三要素:区位、环境、配套
 
  项目选址:养老地产与传统的住宅地产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地产选址比较宽泛,而养老地产的选址要相对要严格得多。
  理想区位:城市近郊或成熟旅游度假区
  养老项目不适合选址在市中心区,因为中心城区杂乱、噪音大、车流多,老人喜欢清静,不像年轻人那么爱凑热闹,但又必须有比较完善的医疗和生活配套。因此,选择在有一定城市配套及交通条件的近郊地区,或者综合生活配套较完善的大型旅游度假区,为老人创造一种融于社区、融于社会、融入以往熟悉的城市生活的活力社区。
  理想环境:具备景观资源、气候优势、健康资源
  老人对环境的要求和依赖比年轻人要高,尤其是健康老人,通常都是以养生度假为首选,养老项目通常要求有较好的自然环境,比如山、水、林等自然资源都是较好的资源,特殊的避暑或避寒气候,或富氧富硒、疗养温泉、长寿文化等特殊的健康环境资源,也是开发养老地产项目比较理想的选址。
  周边配套:较好的交通、医疗、生活、休闲配套
  如果项目选址周边具有比较便捷的交通或相对完善的生活商业配套或适老性的休闲、养生配套,可以减少项目自身配套的比重,节省配套投资成本,减轻后期运营管理难度,也能够更好的营造舒适便捷的社区生活。若能出则繁华、入则宁静,那是最理想的地段。
  低成本的复合用地模式“”就土地用途而言,现在还没有养老地产供应的概念,拿地成本是养老地产最重要的成本之一,在目前养老产业土地政策尚未明晰的情况下,通过合理的用地组合,减少用地成本,是养老地产拿地之前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的组合:当前的养老地产已很少采用单一养老住宅的模式开发,都是与旅游、农业、林业相结合整体开发,打造复合型产品。在这样的情况下,要灵活选择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的组合与布局模式,减少建设用地总量的同时,让项目具备良好的环境。
  不同建设用地类型的组合:目前各路养老地产在建设用地的类型有城市建设用地,有集体建设用地,有住宅用地、商业用地,有医疗用地、旅游用地,还有工业用地。不同的用地性质决定了不同的用地成本,也与后期的盈利模式直接相关。通过合理的策划和布局,根据子项目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建设用地性质,可以大幅节约用地成本。
  拿地方式的选择:在传统的拿地方式中,走拍卖挂、协议出让或直接划拨,对用地成本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深圳最新推出的在用地供应方式上可以采用协议出让免地价、产权归政府的方式,非常适合长期持有经营的养老地产项目。此外,通过将项目的公益性部分独立包装,将医院、老年大学、休闲娱乐中心、福利性养老院等综合养老设施作为非营利性机构独立运营,争取一部分公益性划拨土地,也是降低成本的可选途径之一。
 
  根据投资策略和建设条件选择开发模式
 
  从运营模式上来看,目前国内养老地产主要有以下六大主流开发模式,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也适合不同的开发投资主体和不同的开发建设条件。
  模式一:隔代亲情社区开发模式
  年轻人群与健康老人混合的社区。与其说是养老地产,不如说是适老型地产。北京太阳城、杭州绿城蓝庭社区、杭州万科良渚文化村等是这类模式的实践。
  这类模式下,持有少量物业与销售物业相结合,持有物业规模比例应小于30%,销售比例应大于70%,以保证开发的持续性和养老社区的品牌属性。“销售物业+持有经营+服务输出”是整体的盈利思路,将在保证品牌树立与服务输出水准的同时,实现快速回现,保证现金流,为后续开发回血。
  模式二:会员制医养综合体模式
  针对全持有的养老物业,即会员制医养综合体,押金制和会员制是国内可行的盈利模式,会员制销售的是服务内容;押金制仅是销售物业使用权。目前国内采取这种方式的项目有北京太阳城水岸香舍、天津宝坻云杉镇等。
  以销售服务(而非物业使用权)为核心,是会员制交易模式的设计前提,而终身类会员、押金类会员和消费类会员的有机组合,将解决企业开发过程中的资金流问题。但从财务、盈利效果和经营三个角度来看,相比较传统的押金制模式,会员制运作模式可以较为灵活地计入财务报表,在经营上操作更加便捷,能够更好地实现回现。
  模式三:持续照料退休(CCRC)模式
  以持续护理社区(CCRC)模式为代表的现代养老社区,主要面向老年群体退休后的全方位生活服务的社区。代表项目是美国太阳城、三亚海棠湾国际养生社区,此外国内还有众多打着CCRC旗号的养老地产项目。
  CCRC模式起源于美国教会创办的组织,至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是将健康、医疗及护理服务与养老保险结合,适合身体健康、现在可以独立生活且希望今后每一个阶段都得到照料的老人。其核心是集娱乐、酒店式服务、生活护理和医疗护理为一体,提供自最初的退休享乐到最后的临终关怀这样一站式的终生退休养老服务。
  CCRC模式将目标客源锁定为离退休或者为离退休后生活做准备的老年人,在目前中国大多数老人面临“退休即失收”的状况,单一的销售模式或会员制都不太适合,还需要在盈利模式上结合以房养老、养老保险等金融创新方面进一步探索。
  模式四:养生目的地开发模式
  “养生目的地”开发模式,需要依托特殊的旅游度假资源,如避暑/避寒气候、地热温泉、森林湖泊、富硒富氧、宗教文化、长寿之乡等,构建复合型的养生养老度假体系。
  这类模式针对具有高保健意识的中高端家庭,盈利模式则是“持有核心设施+物业销售+会员销售”,将养生养老服务和产权度假、分时度假结合,而“度假养生+交换平台”,将是未来发展的一种全新经营模式。
  模式五:乡居养老模式
  乡居养老模式,是对农村空置房屋资源进行提升改造或者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发的一种养老模式。代表有崇明岛农家养老和浙江天目山农家养老项目。
  这类模式不需要大量的土地成本和大规模的建设,比较适合喜欢乡村生活的中端老年群体。在操作上,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和农民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将农村闲置的住房资源进行整合,提供给外来老人居住,企业提供统一运营管理,提供专业的餐饮、医疗、照料、休闲等服务,成为一种分散式养老度假酒店的经营模式。
  模式六:保险挂钩养老地产模式
  保险挂钩养老地产模式,将商业寿险和养老地产与养老服务捆绑,主要是险企介入养老地产后的一项模式创新。
  这种模式下,将寿险的年金、红利和养老物业及养老服务的费用通过特定的政策设计结合起来,能够减少入住客户的一次性投入额,又能够为险企提供具有长期稳定回报的投资选择,将成为未来险资介入养老地产的主要模式之一。
 
  从物业租售模式向“产业链模式”延伸
 
  养老地产不同于普通地产,最为关键的还是养老地产项目的后期其运营和配套服务。目前国内主流的养老地产以物业租售为核心的盈利模式。从项目实践来看,以物业租售为主、特别是以销售物业为主的养老地产,房产购买者大多也不是老年人,后期老年设施的运营和配套也难以跟上,只是打着“养老地产”旗号低价拿地、以传统住宅地产模式开发的“伪养老地产”。当传统住宅地产面临市场利润下降的情况下,这类模式也就难以为继。因为,普通的商业地产都是可以用来销售的,但如果做养老地产,则需要进行相关的配套设施建设,比如无障碍设施建设、医院等,这些都需要开发商来投资,但不可能立刻见到收益,但养老地产的投资回报周期却要长很多,一般都要7~10年,是商业地产的2倍。因此,地产开发商进入养老市场首先需要转变思维,以养老服务供应商的角色定位,按照市场定位规划服务内容,继而根据服务内容分析建筑开发要求,最终完成整个地产项目。这一模式的本质是以服务供应为核心,以建筑实体为辅助支撑的服务商运营管理,而非单纯的地产开发建设。老龄产业链所产生的新的项目盈利体系,衍生出一系列养老功能配套和生活配套,产业的辐射效应显著,可以作为新的赢利点。
 
  定位“养老产业运营商“整合专业资源
 
  不管是房企、险企还是基金,养老地产都是一个新的发展领域,要独立构建整个养老服务体系,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也会承担更大的风险。尤其在开发大型的综合性养老地产项目,更需要运用资源整合理念,与国内外的专业康复医疗、人力资源、社区养老服务、养老设施运营、互联网营销等资源建立合作,提高项目品质和运营能力。
 
  高水平的适老化的规划设计
  与欧美等国家相比,国内在养老地产规划设计领域的积累和规范还非常欠缺,目前还缺少专业的养老地产规划设计机构。构建完善的满足多层次需求的“适老化”的软硬件服务体系。
  首先,要根据老年人需求打造的功能服务体系和设施规划。其次,要根据周边配套条件调整自身配套设施建设内容。在城区养生养老项目中,要在充分利用城市配套设施的基础上,发挥项目作为养生养老社区的功能,同时保证项目作为城市居住社区的需要。在郊区养生养老项目中,可充分利用良好的自然资源及便利的交通条件基础上,大力打造旅游、休闲娱乐、健康、生活、度假、商务及社区配套功能,为养生养老提供优越的条件,同时能够满足短期及长期居住的需要。
 
  交通、建筑、设施的人性化、无障碍式设计
  参照欧美发达国家的老年建筑标准,结合我国老年人习惯进行,总体建设标准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如大厅、楼梯楼道和电梯内均配有安全扶手,地面配置高档防滑地板砖。房间内、卫生间内装配先进的求救呼叫系统直通呼叫台,有线壁挂电视机(带无线耳麦)、电话、宽带、空调、暖气、大容量整体太阳能热水器、浴霸、炉灶、壁灯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房间内所有家具均为无污染实木家具,有高档老人床、床上用品、竹椅、圆桌、写字台等,房间及家具所有拐角全部作安全处理,宽大的卫生间,方便坐轮椅的老人进出,淋浴旁装有L形的扶手,有助于老人扶持,真正达到无障碍设计。
 
  智能化养老技术的应用
  智能化养老,就是运用智能控制技术提供高效的康疗养老服务的过程。或者说,智能化康疗养生是以互联网、物联网为依托,集合运用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康疗服务行业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捷健康舒适服务的现代康疗养生模式。
 
  寻求多方渠道突破养老产业融资瓶颈
 
  融资渠道:银行贷款、信托融资、上市融资、项目融资、金融租赁、房地产证券化
  融资对象:国有商业银行:工行、农行等五大国有银行未来在银行贷款优惠力度上将加大扶持养老服务业;住房公积金组织:目前相关部门正在修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积极推动住房公积金以及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房地产证券化部门: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商业银行:例如中信银行等,已经借鉴欧美盛行的“倒按揭”的思路,宣布推出首张面向中老年客户的专属借记卡“信福年华”,其按揭功能实现了“以房养老”。
  保险机构:随着2010年9月,《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出炉,保险公司盼来机会。不动产闸门洞开。在商业住宅仍被拦在门外的现实下,养老地产进入了保险公司的眼帘。目前,平安、人寿、泰康等寿险机构纷纷试水养老地产。
  养老基金:例如社保基金等,目前,国家社保基金已经参与投资乌镇国际健康生态休闲产业园;美国城堡投资、纽约对冲基金(Fortress Investment Group LLC)以及写意健康咨询(China Senior Care)等国外基金投资;政府引导股权投资基金,例如北京市发改委、北京青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天津银宏基金联合发起的国内首支养老产业政府引导股权投资基金已经获批等。
  福利彩票公益金:根据《彩票管理条例》和《彩票公益金管理办法》等有关政策法规规定,福利彩票公益金是国家通过发行彩票筹集的,专项用于社会福利等社会公益事业的资金,安排使用要符合“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的发行宗旨。根据《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要求民政部本级福利彩票公益金及地方各级彩票公益金增加资金投入,优先保障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海外资金:海外资金的主体为外国企业或者个人资金。目前,许多地方都有海外人士投资社会养老服务产业的成功案例,因此,海外资金投资社会养老产业的积极性很高,可以重点考虑,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以及国务院2009年颁发的《外国企业或者个人在中国境内设立合伙企业管理办法》为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