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页
走好这四步:民办养老机构也能办出特色
作者:-
 |  
来源:养老新动态
 |  
发布时间:2018-09-29 11:13:29.0
  民办养老机构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各路资本进军养老产业后才发现困难多多,不仅缺钱、缺人、缺运营经验,还要苦等传统养老观念能转变。面对上述种种问题,有何破解之道?如何在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的基础上,使民办养老机构成为养老服务的重要供给力量,满足多元化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我们又该如何在国家与市场的协作下,把子女身上的部分养老功能,以合理的方式和价格,交给专业人士承担?我们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
 
  走好“跨心”路:通过各类课程和联谊活动,解决老年人的孤独感
 
  国内有没有做得比较成功的民办养老院?近日,经过调查,我们了解到一些国内民办养老院的好做法。比如广州一家养老院,为了让养老院有居家感,针对老人的家属群体设计了一条商业街,引进鲜花店、美容美发、超市、儿童教育,为前来探视老人的子女孙辈提供休闲娱乐的地方,也能让双方的相处时间更多一点,让一家人在养老院得到温馨的体验。在衢州,也有一家做得很不错的民办养老院——衢江区至尊养老院,经常有社会上的一些公益力量加入。“很多社会人士经常到我们这里做义工、献爱心、送礼品,老人有了更多陪伴,也减轻了我们民办养老院人力成本方面的压力,同时扩大了养老院的社会影响力。”该养老院负责人李素仙说。宁波长者生活网络服务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朱以奇对养老行业探索多年,他在宁波81个社区推出“一堂一乐”,为老年人开展课堂社交。他说,在之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传统的养老院可能除了吃住,就是晒晒太阳,没有太多的文娱活动。而未来的养老机构应更注重老人的精神世界,解决长者“孤独感”这个痛点。做好“跨心”,需要暖心、持久性的精神服务,需要专业人士去运营,可以通过文化养老的各类课程和联谊活动,如课堂社交,促使长者能够主动关心甚至参与到养老机构的日常事务。此外,探索“老少相伴”、“老幼相邻”等模式,如用志愿者服务抵扣房租而能入住养老公寓等,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爱老上来。
 
  打好“跨界”牌:养老机构应拓宽视野,要多与不同领域深度结合
 
  在调查中发现,目前不少老年朋友对养老环境建设和服务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这也使很多养老机构负责人产生了复杂心态:既想紧紧抓住旺盛的“银发经济”市场需求,又苦于前期场地和硬件设备的大笔投入、护工薪资成本,且不能很快盈亏平衡,从而还是限制了能给予老年人更多服务元素,影响口碑,缺乏良性循环。对此,宁波市滨海城市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朱友君认为,最需打好“跨界”牌,这样,养老不再是“床位+晒太阳”传统模式。他说,国家老龄事业“十三五”规划鼓励养老市场多与旅游、医药、体育、农业、文艺等不同领域深度结合,不少地市也在推动这一态势。宁波具备良好的产业与贸易基础,养老机构应拓宽视野,勇于打好“跨界”牌。“一者,培养和吸引养老业中高端综合人才,提升服务能力,改变护理人员普遍素质不高的现状,并且让更多年轻人将自己的学科专业在宁波养老产业中找到融合发展的契机,愿意投身进来出力;二者,扩大市场客户份额,增强融资能力。‘跨界’后的养老市场、养老机构,会产生大量交叉领域的产品服务贸易与现金往来流动,这样就有力地解决了银行贷款融资的难题,也很有希望吸引到风投的关注与转型引导。”朱友君说。
 
  做好“三件事”:产品、服务、能力并行,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副院长何镇飚教授表示,养老是全球共同面对的公共服务问题,比较成功的模式是政府采购,私人提供,既保证私人供应养老服务的积极性,又保证公共服务的基本公平。而高端养老服务的“私人定制”式样,也是公共市场的有益补充。对于如何做好民办养老院,何镇飚教授认为:第一是产品,很多人以为养老仅仅是服务,其实未来养老产业竞争的是理念和产品,包括产品的服务内容、产品价格、模式、经营理念等。目前宁波养老院不同价格的定位,就是由其不同产品定位造成的;其次是服务,包括营销服务、HR服务、融资服务等,这些服务是提升产品质量,让家属满意,让社会满意;最后是能力。养老服务在市场化运行的同时,还需要承担社会责任,联合慈善公益组织,配合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实现社会全覆盖。而如何运用市场化手段,吸引更多资金和人才投入这一行业,需要借鉴不同国家的先进经验,同时还要兼顾公平,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摸索“新路子”:鼓励民办养老机构,多方式参与公办养老机构管理
 
  针对养老产业“缺人”的现状,有业内人士建议:可以通过全市大中专院校开设养老护理、老年服务专业,通过选送培训、定向委培等形式,培养紧缺的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和养老机构管理人才;可大力引入专业社会工作者,走专业化、职业化和志愿者相结合的道路;应制定出台鼓励相关专业毕业生到养老机构就业政策。此外,该业内人士也认为,可加强对“以房养老”、“土地养老”等方式的研究,引导企业开发老年保健康复、老年照护、老年住宅、老年公寓、老年社区等服务产品,摸索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新路子;鼓励民办养老机构以总体承包、分部承包、委托运营、合资合作等方式参与公办养老机构管理;支持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发展民办养老服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