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页
思考:智慧养老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作者:-
 |  
来源:今日头条
 |  
发布时间:2018-10-09 10:18:49.0

  当前,未富先老、空巢化、少子化等养老问题逐渐凸显,传统养老模式已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随着互联网产业的不断升级,“互联网+”正在向智慧化、智能化升级,传统养老产业也向智慧养老转型,智慧养老将成为养老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推动力,经济新常态下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智慧养老是指运用物联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智能呼叫、云技术、GPS定位技术等先进信息技术,创建 “系统+服务+老人+终端”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满足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推动养老产业智慧化升级,实现养老产业健康发展。
  目前,中国智慧养老呈居家智慧养老为主,社区智慧养老为依托,社会智慧养老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养老格局。因此,发展智慧养老产业是大势所趋,亟须化解智慧养老产业现存的矛盾,在经济新常态下应把握养老产业的客观发展规律,促进养老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一.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智慧养老配套体系。智慧养老还处于产业发展的早期阶段,抵抗风险能力较脆弱,政府应加大财政等相关方面的扶持政策,对智慧养老的投资者给予税收、补贴等相关政策扶持,积极鼓励、引导社会资源进入智慧养老产业。建设现代化的全国性养老信息决策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加工处理、动态指标分析、个性化推送,为智慧养老产业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可考虑把智慧养老产品、智慧养老机构或合作医疗机构纳入医保体系中,让更多老人有“获得感”。
  二.加强技术研发,为智慧养老的发展做好技术支撑。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应加强产品研发与原型测试,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因为智慧养老产业是服务业,所以要注重丰富服务广度和深度,加强终端检测和售后服务,真正让老人用得安心、用得放心。
  三.拓宽投融资渠道,为智慧养老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养老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低收益、回报周期长等特点,不利于社会资本进入养老产业。现在,养老设施大多靠政府的财政支出,市场化运营的养老机构还很少。拓宽智慧养老投融资渠道,是智慧养老发展的“血脉”。应放宽社会资本准入条件,采取公办民营、政府购买服务或进行补助等多种方式,引进合规的企业或社会资本参与到智慧养老产业的建设中,创造多层次的智慧养老供给平台和产品,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群多样化、个性化的养老需求。
  四.加强面向老年人的新技术培训。虽然现在上网老年人不断增多,但相对上网总人口来说还占少数。智慧养老产品科技含量较高,可考虑对愿意应用智慧养老产品的潜在用户加强培训,不必过多介绍理论知识,应着重介绍应用层面的相关知识,例如手机、电脑、智能家居等智慧终端的知识,帮助老年人更好地享受智慧养老产品和服务带来的便利和实惠,从而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