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页
临终关怀:最残酷的事实,最温柔的对待
作者:-
 |  
来源:大连新闻网
 |  
发布时间:2018-11-20 10:30:07.0
  最近,《奇遇人生》因为一群特殊的老人上了微博热搜。节目中,毛不易和阿雅在音乐治疗师的陪同下,来到了中国台湾当地一所老人院。这里的老人还有个特殊的身份:临终患者。他们患有不同程度的身心障碍,有的是认知症,有的是唐氏症,有的是植物人。老人平日里与外面的世界隔绝,只能在轮椅和病床上靠着回忆活着,他们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

  生命的消亡,每天都在这里上演,老人院里经常听见这样的对话:“那个人呢?”“走了,没有了。”

  望着临终的老人,毛不易想起了自己癌症去世的老母亲,那是他第一次见证死亡的来临。他说,感觉很无能为力,时间是洪水猛兽,唯一能做的就是陪伴和力所能及的帮助。
  节目中,当大家陪着老人们一起做游戏时,一旁的执行长笑着笑着就留下了眼泪。她说,一个从来不说话的老爷爷,今天笑着说了很多话。
  天津临终关怀医学院的崔以秦教授曾经说过:我们最缺的其实是生死教育。“人们只认为优生才是一个问题,但是有没有想过,优死也是一个人的权利。”
  父母不需要子女能给他们多少钱,多大的房子,他们只想要,在人生最后的时刻,还有一个人能给自己离开的力量。
  对于一个决定舍弃一切的人,没有什么比体面的告别,带着微笑离开,更值得欣慰。
 
  希望那一刻,可以笑着离开
 
  纪录片《生命里》,讲述的是一个中国人最忌讳的话题:死亡。
  里面有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话: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直面死亡,如果一定要离开,我希望可以笑着走。
  纪录片将镜头对准一个特殊的病房。这里收留癌症晚期的患者,大多数人的癌细胞已经扩散到全身,死亡对于他们,只是先后的问题。
  一位老人说,几乎每两天就会有人死去,来这儿的人都无法忽略这种“死亡的气息”。有些病人刚来不适应:“这里不是医院,医院是救人的,但我刚进来,隔壁床的人就没了。”
  奇怪的是,来这里的临终患者越来越多。镜头的背后,一位护士说出了“真相”——他们知道自己无法延长病人的寿命,他们能做的就是让老人们“走得更坦然、舒适一些”。护士们每天面带微笑,同病人谈天说地,仿佛接下来要去的地方是天堂。
  鲁胜兰是一名乳腺癌患者,预计生存时间只有一个月。看着旁边的病床又换了一个人,她说自己“没压力,不紧张”。黑子叔快80岁了,病痛让他连捡起掉在胸前的鸡腿的力气都没有。但是当护士陪他聊起抗战胜利的事情,他就立马神采奕奕。那是他一生的高光时刻。
  纪录片中有一对夫妻,丈夫躺在养老院已经意识不清,妻子躺在安宁病房等待死亡。护士为了让两位老人“见见面”,两头跑着录下视频。他们都将走向生命的终结,却无法走到对方面前道个别。护士说,希望他们可以看着彼此笑着离开。
  人们更多时候,不是害怕死亡本身,他们只是害怕死亡的过程。
  学者齐邦媛谈到死亡时说:“我希望我还记得很多美好的事情,把自己收拾干净,穿戴整齐……不要哭哭啼啼,我希望我死的时候,是个读书人的样子,笑着离开。”
 
  在这个特殊的医院,重新领悟生命
 
  养老与如何安顿生命的最后时光都是人生的重要议题。
  据统计,全球100多个国家只有8000多家宁养院。中国大陆地区临终关怀事业起步于1987年,是亚洲最早的,但由于制度不完善、供给不足、观念落后等原因导致发展滞后,目前有600多家临终关怀机构,绝大多数分布在北京、上海和广东,据估计能为不到5万人提供临终关怀服务。李嘉诚基金会“人间有情”全国宁养医疗服务计划在中国资助的32家宁养院,每年大约能提供近两万人次的服务。
  另据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的数据显示,我国对晚期癌症病人临终关怀服务覆盖率约为10%,而发达国家和地区均在80%以上。如何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和死亡尊严,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焦点。
  “临终关怀”,指的是对临终者的精神上的照护和支持。它区别于医院和养老机构的地方在于,病患及其家属已接受了医学上“无法治疗”的判定结果,自愿地将临终者送入“临终关怀医院”。即是说他们认可了医院的“死亡证明”,自主选择了另一种对待死亡的方式。这种方式不是对生命的放弃,而是对生命的全新领悟。
  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等影响,目前公众对于“临终关怀”的接受度并不高,甚至有的人会认为选择了临终关怀服务就相当于在“等死”;从孝道出发,许多子女在面对父母已经无法治愈的时候也十分抗拒选择临终关怀服务。
  随着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人们面对养老与临终的观念都在逐渐变化,因此生命学学科建设、知识普及和推进临终关怀的实践显得更加急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