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页
北京: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养 老有所医”
作者:-
 |  
来源:北京日报
 |  
发布时间:2019-01-18 15:26:02.0
  为了能真正让老人过上“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日子,《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实施四年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每年确定一个重点难点问题,综合运用执法检查、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督办代表议案、专题询问、预算初审等监督形式,推动《条例》落地、落实。
  23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聚焦医养结合健康服务,再次“问诊”居家养老,听取了副市长王宁所作的《关于推进居家养老健康服务工作情况的报告》及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以专题询问的形式,让副市长、委办局“一把手”与委员代表面对面,第一时间回应关切,并同步网络直播。
  近年来,在促进居家养老健康服务方面,本市已基本形成多部门协作机制。市人大内务司法委认为,《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的贯彻实施不断取得新进展,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有了框架和雏形。未来,主要健康信息将实时伴随个人终生,养老服务机构有望实现医疗服务全覆盖,为确保居家养老医疗服务安全,医护人员可上医责险等保险。
 
  成绩单:本市已建成紧密型医联体34个
 
  王宁介绍,截至2018年6月,本市已建成34个紧密型医联体,包括核心医院34家,合作医疗机构89家,覆盖本市16区。今年1月至6月,综合医联体内双向转诊患者共计7.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6.1%,其中医联体内上转患者5.8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2.6%,下转患者1.7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10.2%。
  王宁表示,目前,本市医联体建设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为重点,推动建立社区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方面,本市着力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免费为65岁以上常住老年人提供包括建立健康档案、健康体检、健康评估、健康指导在内的健康管理服务,对发现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做到老年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近200万老年人签约家庭医生
  2017年,市卫生行政部门印发《关于提升北京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有关工作的通知》,统一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供各区参考。报告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约65岁以上老年人194.3万,为老年人提供出诊服务10.3万人次。
  此外,本市对老年人实行“三优先”服务,即优先就诊、优先出诊、优先建立家庭病床。今年1月至9月,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为老年人提供诊疗服务2547.4万人次,对符合优待政策的老年人(60岁以上户籍人口)免普通门诊医事服务费约2332.7万人次。
 
  2677名中医专家进社区
  王宁介绍,目前,中医药健康养老已在本市实现全覆盖,组建了由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养老服务机构组成的健康养老联合体54个,在105个试点单位设立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专区,首批1011名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团队为老年人提供不同类型的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
  此外,本市还开展了医疗辅助护理员(中医健康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工作,已完成450余名师资培训,1500人取得人社部颁发的证书,800余人接受了中医药健康养老适宜技术的培训。
 
  挑战:服务责任边界有待明确,社会力量有待调动
  此次报告明确指出,居家养老健康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面临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
  王宁介绍,居家养老服务涉及政府、社会、家庭、个人各方面的职责任务。目前,居家养老健康服务尚处于发展初期,政府保障什么以及保障到什么程度;社会提供的居家养老健康服务,哪些由政府购买,哪些由家庭和个人支付以及如何确保服务质量和安全等问题,都需要深入研究。
  此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和人员不足,医疗服务体系与养老服务体系如何无缝对接,居家上门医疗服务的标准和医疗人员的安全等问题都在报告中被提出。同时,报告还指出,社会资源介入不足,社会力量的参与仍有待调动。社会办老年医疗护理和长期照护机构运行成本高,服务收费高,老年人不易接受,长期护理险等政策尚不成熟,制约社会力量老年医疗护理和长期照护服务积极性。
 
  人大支招
 
  针对本市推进居家养老健康服务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市人大常委会“把脉问诊”,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市政府积极回应,提出下一步的解决措施。
 
  搭建医养结合服务网络
  市人大:突破医养结合的政策障碍和壁垒,实现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有序共享,形成覆盖城乡、规模适宜、功能合理、综合连续的医养结合服务网络。
  政府回应:本市将进一步完善价格、财政投入、老年长期照护保险和人力资源培育等政策。同时,养老机构将加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发挥辐射居家医疗护理作用,在做好入住老年人健康服务基础上,为周边老年人提供居家医疗健康服务。加强民政、卫生健康部门合作,通过协议合作、巡诊和远程诊疗等多种方式实现养老机构医疗服务全覆盖。
 
  健康信息:将实时伴随个人终生
  市人大:完善包含全市老年人健康状况、健康档案和健康风险在内的老龄大数据,为政策制定和市场服务奠定基础。要着力构建老年人健康指导、疾病预防、健康管理和综合干预的全过程服务监测评估体系。
  政府回应:本市将加强信息互联互通和惠民服务,在全市健康信息互联互通和大数据应用框架下,通过互联网+新技术应用,支撑老年人获得及时、优质、便利的诊疗和健康服务,主要健康信息逐步实现实时伴随个人终生。
 
  多措并举:确保居家养老医疗服务安全
  市人大:针对社区服务,扩大家庭医生签约和家庭病床开设的覆盖面,完善各类服务机构开展上门医疗卫生服务的项目类别、定价机制、服务标准及风险评估保障制度。研究制定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激励机制。
  政府回应:本市将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居家养老医疗服务安全。卫生健康部门将建立监督和反馈机制,确保服务质量。为医护人员提供医责险等保险措施,并发挥社区居委会等基层力量作用,陪同上门人员参与患者评估。
  作为健康守门人,本市将推动相关政策在社区卫生机构落地,将提高机构工资总额和解决结余经费不能用于人员激励问题,逐步缩小与其他公立医疗机构人员收入差距,完善基层吸引和留住人才长效机制。
 
  适时推广长期护理险
  市人大:要完善老年人支付体系,建立以长期护理保险为支撑,以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和重点人群兜底保障制度为补充,具有本市特点的多层次的长期护理保障制度。稳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明确服务对象,完善服务内容,规范服务标准,做好与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和各类养老服务补贴的衔接。要在政策、财政上支持试点地区积极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经验做法,为在全市范围内普及奠定基础。
  政府回应:近年来,市人力社保局牵头在石景山区开展了政策性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市金融局牵头在海淀区试点开展了居家养老失能护理互助保险。
  下一步将推进长期护理保障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试点区长期护理保险和老年健康商业保险制度,加大推广力度,全面推进全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
 
  现场就问
 
  会上,副市长王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雷海潮、市发改委副主任王强、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市财政局副巡视员师淑英、市人社局局长徐熙、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总工程师丁晓、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张幼林,现场接受委员代表询问,并同步网络直播。
 
  机构改革:助力医养结合走向深入
  陈永委员:目前,医养衔接存在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现象,使得医养结合力度明显不够,老龄委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从政府统筹机制、机构调整和职能定位上如何更有效推进医养结合?
  雷海潮:市级层面已建立市老龄委员会,成员单位已达到55家。根据北京市机构改革方案,老龄委办公室的职责已调整至市卫生健康委,我们正在向市编办提出有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三定”方案。为更好履行老龄委员会办公室的有关职责,我们建议设立相应的内设机构。此外,将进一步扩增医疗服务机构的医养结合功能。市里已连续四年推动19所机构,从传统意义上的医疗机构转型为康复和护理型的机构,全部转型后,将为全市增加大概2000张床位的服务能力。
  同时,将进一步加强养老机构医疗功能,现在的方式主要是在养老服务机构中增设护理院、护理站,加强医疗功能或增强养老院的医务室功能。据统计,养老机构中医疗服务的覆盖率已超过了95%,今后将进一步扩大覆盖面,提高服务质量。
 
  鼓励利用腾退空间:建设养老设施
  郝志兰委员:能否从规划设计上给予养老设施倾斜?将疏解整治促提升腾退空间用于建设养老设施和医疗服务设施?
  丁晓:将在中心城区通过多种方式增加养老用地供应,补足养老用地短缺。一是通过优先利用疏解腾退后的可利用空间和闲置资源。二是鼓励国有企业利用自有用地改造和新增。三是鼓励用现有富余的闲置公共服务设施改造新增。四是鼓励社会利用闲置用房进行改造新增。五是鼓励集体经济组织提供养老服务。
  根据要求,2020年前每个街道或乡镇至少建设一所具有基础养老和社区居住养老功能的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去除服务盲区。近期发现,昌平北七家镇缺少养老机构,现已将北七家镇东三旗村的一个住宅项目调整为养老机构设施。
 
  研究推进第二批医疗服务价格规范调整
  丛骆骆委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了医养服务的主要工作,但现行的上门医疗服务存在着定价低、风险高、成本高等问题,影响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医疗服务价格机制不合理,有何解决措施?
  王强:2017年4月,为配合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本市就435项基本卫生服务作了价格调整。比如,医生上门的出诊费,改革前是20元到40元,2017年调整后,允许在相应的医事服务费基础上上浮30%,最高是104元。
  本市将继续研究推进第二轮的医疗服务价格规范调整,逐步优化医疗机构收入结构和服务项目比价关系。
 
  进一步普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刘玉芳委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总体效果怎么样?如何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
  雷海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本市近两年在全国铺开的一种新型服务方式。目前处在发展初期阶段,服务的重点主要是老年人群、慢性病患者,以及妇女和儿童。受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所限,在扩大签约覆盖面方面还有一定障碍,所以重点做好上述四类人群的签约服务。目前,部分群众在签约服务过程中得到了良好的健康指导、急救服务和健康教育宣传,以及转诊服务。但是,由于这项服务尚处在发展初期,市民需要逐步熟悉了解。
  下一步将继续加强宣传,提高知晓率,真正把签约服务做实,让大家真切感受到签约效果。重点引导签约医生和社区居民之间建立稳定而长期的信任关系,让老百姓不舒服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寻找家庭医生,而不是到大医院去排队等候。
  同时,家庭医生要能解决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指导、慢性病预防控制、生活方式调理等问题,更要为签约居民提供良好转诊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仅是针对患病人群,更是对整个家庭进行生命全周期的、全面的连续服务,掌握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状态,这样医患之间、医护人员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就可以越来越紧密、越来越融洽,家庭医生的签约服务也更能够得到广大市民欢迎。
 
  居家养老服务标准拟年内发布
  郑红强代表:我是来自社区一线的代表。在调研当中发现养老服务驿站的运营存在经营不善,服务能力不足,无法有效满足居民需求等问题。如何解决驿站、企业等服务机构在实际运营当中存在的场地问题?是否已经建立起养老服务驿站的服务标准、质量监管机制以及退出机制和评价监督机制?
  李红兵:2018年全市建设了680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其中450家是城区的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关于经营质量和质量监管、退出机制方面,今年也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比如,2016年驿站的设施设计和服务标准就已经出台了,但是为了更全面地做好工作,现在编制出台了北京居家养老服务的标准体系框架,包括四类标准,共48项内容。同时,居家养老服务标准有望在今年年底作为北京市地方标准正式发布。
  监管方面,东城区已全面实施了驿站服务流量的全程监控,通过养老助残卡采集老年人获取服务的过程数据进行过程监控,这项工作正在全市进行推广。同时我们正在编制北京市养老服务驿站服务质量的星级评定办法,细则在12月底就可以出来,这样将有助于更好地推进本市养老服务驿站健康可持续发展。
 
  履职脚步
 
  2015年——全国首部居家养老服务法规出台
  自2009年起,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每年均安排一项或多项关于养老方面的监督或立法工作,2014年由市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办公室牵头,针对北京绝大多数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实际,启动了立法起草工作。
  《条例》于2015年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5月1日正式实施。这部全国首部关于居家养老服务方面的法规出台,受到了全国的广泛关注。
 
  2015年——同年启动执法检查
  同年,市人大常委会打破法规实施一年后再检查的常规,于法规实施当年,就同步开展了为期半年的执法检查。
  同步开展执法检查,重点查什么?执法检查组明确,作为一部探索性、引导性法规,这次执法检查不同于一般常规的执法检查,不是要简单找政府落实条例的差距,更主要的目的是促进条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使执法检查成为凝聚共识、统一思想的过程,成为各方形成合力、推动工作开展的过程。
  在这样的目标定位下,半年内,市人大常委会共组织代表382人次,深入到近30个街道、社区,实地检查托老所、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服务机构情况。
 
  2016年——聚焦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2016年,执法检查进一步深入,市人大常委会同时督办了“贯彻落实条例,加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和制度建设”的代表议案。
  5月到10月期间,77位、270多人次市人大代表走进政府部门、养老服务专业机构、老年人家中,以占全市老年人口三分之二的城六区为重点,针对失能、半失能和高龄老人等重点人群,围绕提供专业化规范服务的重点问题,开展了25场检查活动。
  检查组抓住法规执行中面临的思想观念不够到位、专业机构运营成本过高、老年人家庭支付能力有限、医养结合制度衔接不畅、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还不健全等难点问题,建议尽快建立北京居家养老地方标准和市场准入制度,开放养老服务市场,构建居家养老服务的基本制度体系。
 
  2017年——扶持专业运营
  2017年,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了市政府“扶持专业运营,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业”专项工作报告,督办代表议案,并开展专题询问。通过“三合一”的监督方式,不断攻坚,促进政府加大扶持专业运营力度。
  三年内,推动全市建成居家养老服务设施4571处,培养扶持专业养老服务企业1329家、社会组织600余家,以养老服务驿站为平台的“三边四级”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政府主导、专业运营、社会参与的新型居家养老服务模式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