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页
推进长三角养老一体化。上海养老服务今年再出实招
作者:-
 |  
来源:文汇报
 |  
发布时间:2019-03-19 11:45:01.0

养老机构设立从审批制改为备案制,上海准备怎么做?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取消后,养老护理员的行业水平评价标准怎么定?养老服务市场全面开放,养老服务价格形成机制会有什么调整?根据日前召开的上海市民政工作会议,养老行业关注的这些问题都已被列入2019年民政工作要点。

市民政局介绍,今年上海养老服务的四项重点工作为大力发展“嵌入式”养老、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全面推进农村养老、推进长三角养老一体化。上海将坚持“9073”养老服务格局和“五位一体”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研究制订到2022年本届政府内的推动养老服务发展相关规划,不断探索完善超大型城市养老服务的“上海模式”。

                                    

上海特色:嵌入式+综合照护

2018年上海新建养老床位7103张、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80家、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81家,改造认知症照护床位1194张,改造农村薄弱养老机构44家。新的一年,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将继续加快,朝着“全覆盖、成体系、均衡化”的布局目标迈进。根据2019民政工作要点,今年将继续全面落实市政府实事项目,新建7000张养老床位、80家社区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40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200家社区老年人助餐场所,新增700家农村养老示范睦邻点,改造1000张认知症照护床位,改造80家农村薄弱养老机构。

“嵌入式”养老和“综合照护”模式是上海社区为老服务设施建设所呈现的两大特色。“嵌入式”要求养老服务设施深嵌居民社区,让老年人尽可能“原居安老”,在家门口获得需要的服务。市民政部门在城区打造的“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众多嵌入式机构撑起的“15分钟辐射网”。

城市社区寸土寸金,嵌入其中的养老服务设施通常既 “小”又 “精”,“综合照护”模式体现的就是其“精”。过去的养老服务多为零散分布,助餐、日托、文体活动、健康服务等“单项”各有空间、“各做一摊”,如今上海提倡的“综合照护”模式,则鼓励建设融合助餐、日托、全托、医养结合等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养老服务点位,这有助于提高服务供给效率。

最新探索:老伙伴计划+时间银行

2019年民政工作重点任务项下,有些细分任务的表述相比往年稍有不同。比如,“继续实施‘老伙伴计划’,试点‘时间银行’方案,广泛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相应服务。”——将老伙伴计划与时间银行结合,这是首次尝试。

上海推进实施多年的老伙伴计划,是由“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的社区非正式照料机制,目前为止服务对象已达20万人。它充分调用了“低龄老人”的“闲置时间”,又有效缓解了“高龄老人”的社会照料负担。近年来常有声音呼吁为老伙伴计划配上“时间银行”管理手段,更精确管理老年人志愿服务时间的投入、存储、产出、兑换等,更好地鼓励志愿服务行为。市民政局通过去年的大调研等活动了解到了这方面建议,今年的工作安排可以视作一种回应。

记者注意到,民政部门对于“认知症老年人”的表述发生微调,改为了“认知障碍老年人”。2019民政工作要点提出,探索建立“认知障碍老年人”综合照护体系,建立相关设施建设、入住测评等流程标准——新的表述更精确、也更友好,认知障碍往往也是罹患认知症的早期表现,但并非所有认知障碍人士都是确诊的认知症患者,同时“认知症友好”的社会服务体系不只是狭隘地关注认知症确诊老年人,同样也关心认知症障碍人群。从这一细节可以看到,政府部门对于认知症群体的认识正在逐步深化。

从去年开始,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已连续两年确定“改造1000张认知症照护床位”。近两年,沪上已有多个街镇提出打造“认知症友好社区”。在此基础上,上海计划探索制订认知障碍评估标准并开展老年人认知障碍社区评估。

依法备案:建立养老护理员数据库

整体提升养老服务行业质量是未来一年工作的重头戏,这其中涉及诸多养老业界高度关注的改革问题。

今年年初,国家民政部下发通知明确,各级民政部门不再受理养老机构设立许可申请,今后申办养老机构只需依法登记和备案,主管部门要做的是加强养老机构事中事后监管。此举被业界视作深化养老服务“放管服”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的实质性举措。

市民政局表示,今后将依法做好养老机构备案工作。加强养老服务行业监管,制定完善养老设施和服务监督管理办法,完善相应的养老服务机构名单发布和动态管理制度,推动联合监管、联合执法。加快形成各类养老服务机构的设施和服务标准,推动各项标准的贯彻实施。加强行业信用管理,适时发布养老服务机构诚实守信名单和失信信息,开展信用激励和惩戒。

上海养老产业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殷志刚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取消许可制并不意味着政府对养老机构的管理放松了,而是由入门管理变为过程管理,“全过程的管理肯定是严格的。”

2017年9月人社部发文取消一批国家职业资格认定,其中包括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这对养老行业影响深重。养老护理员需接受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在沪上养老行业已成共识。相关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是判定养老护理员技能水平的重要依据,沪上人社、民政等部门历来鼓励养老护理服务从业者参与职业资格培训、提升自身技能水平。

市民政局表示,今年将要研究制定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取消后新的行业水平评价标准。同时通过多项举措推动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包括组织开展养老护理技能大赛;鼓励行业协会发布养老护理员市场工资指导价;建立养老护理员数据库,加强服务质量评价与信用管理等。

据悉,上海还将建立科学合理的养老服务价格形成机制,促进养老机构可持续发展。支持各类主体进入养老服务市场,鼓励社会力量盘活存量资源,通过城市更新等多种方式增加养老服务供给。广受关注的长三角区域养老服务一体化发展也正有序推进,今后长三角地区有望建立养老服务优质诚信品牌互认和推介机制,建立养老机构行政处罚和失信行为的定期通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