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页
林珏: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
作者:-
 |  
来源:社科院网站
 |  
发布时间:2019-08-01 12:49:13.0

   中国已经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本文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各级政府正在积极采取的措施及实效进行了探索。本文认为,人口老龄化不只产生负面影响,也有正面影响,即可以扩大消费市场、拉动内需、刺激投资与生产。为此,努力发挥其积极影响,正确认识支出与收入之间的辩证关系,打好消费促投资牌,还可解决政府财政负担问题,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20世纪90年代,不少发达国家(如日本和德国等欧洲国家)开始步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养老金、社会保障支出规模扩大,使得国家财政开支不断膨胀。2002年美国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发表一篇报告《全球退休危机:对世界稳定的威胁及对策》,称到2050年发达国家公众开支将增加GDP13%,如果这些国家不对人口老龄化采取紧急措施,那么人口迅速老龄化带来的医疗费用和退休金问题,将给世界稳定带来威胁。[1]这一时期新兴经济体国家和地区似乎还处于人口红利阶段,每年大批来自农村的廉价劳动力和城市年轻的毕业生涌入劳动力市场,推动经济持续增长。观察实际数据,从21世纪初以来,不少新兴工业国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均寿命不断延长,人口生育率不断下降,已经出现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其中,经济迅速发展、人口众多的中国,已经率先跨入人口老龄化门槛,老龄化程度逐年深化。

 

  中国面临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的形势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01-2018年中国人口出生率从13.38‰下降到10.94‰,自然增长率从6.95‰下降到3.81‰;同期,人均寿命从71.4岁上升到76.34岁,其中女性人均寿命达到79.43岁;老年人口数量迅速增加。2001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下面简称老龄人口)为9062万,在12.76亿总人口中占比7.1%。此后这一比例逐年上升。2009年老龄人口达到1.13亿,在全部人口中占比8.5%2018年老龄人口进一步增至约1.67亿,占比达到11.9%

  根据1956年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的划分标准,一国或地区总人口数量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比例达到7%以上,就为人口老龄化(PopulationAging)。按照这一标准,显然2001年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阶段。
 



 

  与此同步,中国的老年抚养比也在不断上升:200110.1%200911.6%2018年已经达到16.8%2001-2018年中国总抚养比已从36.9%提高到40.4%
 


 

  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其意味着法定工作年龄者人数减少,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退休人员比例上升,医疗保健、养老金等社会保障支出增多,社会总抚养比提高。对于高福利的发达国家而言,人口老龄化使得政府财政开支日趋庞大而难以维系,一些国家的退休金将出现赤字;对于“未富先老”的新兴经济体国家而言,人口老龄化意味着劳动力成本上升,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经济可持续发展受阻,经济增长速度放慢。  

  人口老龄化开拓出新的产业——老龄服务产业,比如老年教育、文化服饰、娱乐消费、旅游运输、老年公寓、病床护理等专为老龄人口服务的产业。[2]但是,发展中国家在人均收入较低、地区收入差距较大的背景下,老龄消费市场一时还难以迅速扩大,老龄产业发展速度可能滞后于退休人员增加的速度。

  为此,不少国家政府面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消除人口老龄化给社会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如何解决生育率下降,劳动力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产业转移问题;如何面对老龄人口上升、护理人员短缺问题;如何关注失独家庭和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精神关爱、疾病护理问题;如何解决城市或农村无收入、低收入且无子女老人的赡养问题;以及如何承受政府社会保障开支日益庞大、财政补贴不堪重负问题;等等。本世纪初以来,这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已经采取了哪些措施?其效果如何?下面本文将对此进行考察,聚焦点集中在学者们有关解决这些负面影响的建议、政府具体措施及实践效果、民间自发组织模式等方面,期望通过这一探究总结已有经验,提出进一步推进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