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页
在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等等老年人”
作者:天眼新闻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9-09-16 10:34:38.0

打车靠手机、车票网上抢、看病云挂号……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民众生活带来不少便利,但同时也存在双刃剑效应。当互联网在深度介入社会公共服务的时候,也挖开新的技术鸿沟。一些不会用手机打车、不懂网上抢票、不会云挂号看病的人,就被迫站在网络技术鸿沟的另一边。

  互联网给现代人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从某种程度来说颠覆了现代人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但是这里的“现代人”,却并不是“所有人”,也不是“每个人”,实际上,当互联网深度介入社会公共服务,在很多社会领域大展拳脚、大显神威的时候,一部分人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被屏蔽在互联网社会之外。在他们和互联网社会之间,犹如存在一堵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又真实存在的墙,他们很想进去享受墙内的便利,却磕磕碰碰,不得其法,最终只能铩羽而归。

  这部分人,当然以城乡老年人为主,也包括没有普及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偏远地区的中青年人。电脑刚刚出现的时候,曾经有一个说法,那就是当时的“文盲”已经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懂电脑、不会用电脑的人,这部分人事实上成了当时的社会弱势群体,在工作就业机会、社会资源分配方面往往处于劣势地位。而时至今日,这些被屏蔽在互联网社会之外的老年人群体,又成了“新弱势群体”,正在面临各种事实上的不公正。

  去医院看病,需要通过手机预约、挂号,他们不懂得如何操作,结果可能医院放出来的专家号被秒杀,即便他们到了医院挂号窗口也挂不到号;外出打车,通过手机叫车的网约车他们不懂怎么用,而招手即停的传统出租车则趁机狮子大开口。除此之外,外出吃饭、进景区景点等等,都面临同样的问题。

  互联网社会让年轻人如虎添翼,却让老年人寸步难行,看似加速公共服务便利性的网络,转身也能在一部分社会群体面前筑起一面不公平的“墙”,这显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要想改变现状,需要从多角度入手。其一是需要老年人自己破除畏难情绪,主动积极向互联网社会靠拢,通过向年轻人请教、参加老年大学培训班等方式,掌握智能手机的用法;其二是需要年轻人多点意识和耐心,多教授自己的父母和身边的老年人学习智能手机,了解互联网。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政府和社会要主动出手,一方面要在社会公共服务的各个领域“等等老年人”。具体说来,就是在鼓励互联网进入公共服务的同时,也保留一下传统的服务方式和内容,满足老年人群体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则是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管理模式,让互联网时代对老年人群体更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