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页
2019“中国式养老”:门槛“低”下去质量“高”起来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1-07 13:56:01.0
2019年,中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20年。

  权威数据显示,到2018年末,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逾2.49亿,占总人口的17.9%,比上一年度增长859万。至2035年前后,中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1/42050年前后将超过1/3

  家家有老人,人人会变老。在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加剧的当下,“中国式养老”何去何从不仅成为民间热议的焦点话题,也成为中国政府和各职能部门着力解决、疏通的“痛点”和“堵点”。

 

  布局“高”层面,惠民“低”姿态

  2019年初,中国民政部设立养老服务司,明确释放出中国加强养老服务行政管理、体系建设、老年人福利工作的强烈信号。

  4月,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从分析需求、深化管理、提升质量、扩大消费、就业创业、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对中国养老服务提出具体要求和目标;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如何做好为养老服务成为贯穿其中的重要环节。

  “养老服务”作为一项重点民生工程成为中国民政部全年的重要任务之一。8月,民政部经国务院同意制定《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为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全方位保驾护航。

  ……

  2019年,中国养老服务从顶层布局、细处着眼,目的是惠及最广泛、最底层的老年人群和家庭。《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确保到2022年在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基础上,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老年人及其子女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高。”

 

  入行“低”门槛,服务“高”质量

  “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成为2019年养老服务领域的一枚“重磅炸弹”,这意味着中国养老市场全面放开。

  但在降低“入行”门槛的同时,中国加强对养老机构的监管力度,制定行业标准,进一步推动行业专业化、规范化,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2019年,中国首个《养老机构登记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问世,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养老机构等级评定管理制度;出台社区养老服务税费优惠、失信联合惩戒等政策。深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试点改革,推进解决大城市养老难问题……

  5月,中国民政部联合多个部门部署2019年全国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整治6.2处隐患。

  针对养老服务人才匮乏的问题,中国降低养老护理员入职门槛。10月出台的《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将从业人员的“普通受教育程度”由“初中毕业”调整为“无学历要求”。

  与此同时,该标准对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增加了多项养老服务的技能要求,并新增“能力评估”和“质量管理”两项职业技能。

 

  道德“高”标准,文化“低”渗透

  2019年,中国养老服务在政策引领和多项举措实施下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但在具有浓厚“故土情结”和“家庭观念”的中国,居家养老仍是“中国式养老”的主要方式。日前发布的老龄蓝皮书《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发展报告(2019)》显示,子女孝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老年人生活质量高低。

  因此,在全社会营造“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的孝亲敬老文化氛围,成为做好中国养老服务的重要根基。

  12月,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老龄协会主办召开首届中华孝亲敬老文化传承与创新大会,提出“把孝亲敬老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家庭养老基础地位,夯实孝亲敬老社会根基,促进家庭和睦、代际和顺。

  “孝亲敬老基层行”活动也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旨在建立全民学习、传承、传播和践行孝道文化的社会氛围,让“孝道文化”渗透到每一个社区、每一户家庭。

  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不管你是否愿意,每个人都将不可逆地“老”一岁,中国的养老服务也将迎来新的挑战。但随着“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的健全与完善,“中国式养老”“莫道桑榆晚”,因有“人间重晚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