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页
聚焦:北京市未来五年养老的十件大事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6-01-19 10:02:35.0

     1月15日下午,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召开2016年度第一次全体会议。现场确定了54项工作任务,并确定了主责单位、协作单位和完成时限。北京市副市长、市老龄委主任王宁重点梳理了未来五年内北京市老龄工作的十件大事。

    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在北京的9064养老服务体系中,90%的老人要实现居家养老。在市老龄委的工作报告中提到,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和家庭结构的变化,老年人及其家庭对养老保障和服务的需求多、要求高,但社会能够提供的养老服务却无法满足。

    在北京市2016年的重点工作部署中,王宁说,北京市要以落实《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为契机,实施居家养老幸福工程,进一步明确工作标准,丰富居家养老,为老人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努力。

    医养结合提上日程,探索长期照护险

    王宁说,老年人患病率达40%,是年轻人的6.5倍,医疗需求庞大迫切。2016年,北京卫生计生委、北京人力社保局、北京老龄办等多部门将研究制定《北京市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开展居家养老与医疗服务相结合试点,从政策上支持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医务人员开展的入户送药、上门巡诊等服务。

    其中,在老人康复、护理方面,北京市也将加强老年康复、护理体系建设。针对大病出院老人,制定《加强北京市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研究康复医院、护理员的建设扶持政策,推进6家医疗机构康复功能转型。此项措施有望解决老人不能在医院养病、在家又无专业照料的问题。

    此外,北京市将继续支持海淀区启动的政策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推动加快建立“可持续、可推广”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加强社区养老建设

    在加强社区养老建设方面,王宁说,要建立老人身边养老机构、养老设施。但怎么建、怎么盘活现有资源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王宁说,目前北京正在疏解非首都功能,这将为社区养老建设带来新的机遇。在2016年度老龄重点工作部署中,北京市将长期开展城乡社区闲置设施调查,通过购置、置换、租赁和闲置资产回收等方式解决小区养老服务设施不足的问题。

    在今年,将至少开工建设40个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支持养老照料中心发挥辐射社区居家功能。以朝阳区三里屯养老驿站为模式,开展养老驿站、日间照料等多形式的社区养老建设。

    其中,西城、朝阳、海淀、顺义、密云5个区的困难老人今年起享受“失能补贴”,补贴具体数量由各区自行确定,但不能低于300元。这笔补贴每月打入养老助残卡内,用于购买护理、看护、照顾等服务。

    享受失能补贴的老人为“经济困难的失能和高龄老人”。据了解,全市有“三无”、“低保”、“低收入”、“失独”等生活困难老人大约4.8万人,上述5个区内有1.9万人,目前正在对他们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失能老人和高龄老人都将得到补贴。

    完善老年群体保障政策

    调整体制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在2016年北京市老龄工作任务中,该项任务是被列为首位的。2016年北京将成立老龄委协调推进小组,即根据成员单位职责,在老龄委下设立医养结合、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协调推进小组,就专项工作在一定范围内的成员单位进行协商,集中攻关,解决问题。

    此外,北京于今年六月底前发布《北京市“十三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促进老龄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于年底出台《关于加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三部文件将对未来五年不同时期、不同内容的工作进行政策部署。

    创造老年人宜居环境

    王宁说,老年人由于其身体机能、认知能力等方面的退化,对医疗、卫生、教育等设施都有着特殊要求,如何合理规划、建设符合老年人的宜居环境是老龄工作者和城市建设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发展促进老年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

    王宁表示,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口构成有了重大改变,越来越多的工薪阶层步入老年群体。“这一部分老年人有着庞大的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但同时我们没有能够提供足量的适老产品。”

    在我国目前的适老产品市场上,产品单一、种类缺乏。老人辅具、精神产品、娱乐产品等产业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据了解,今年年底前,北京市将建设康复辅助器具展示平台。通过养老机构、社区养老设施、康复中心等场所,宣传展示适合老年人和残障人使用的各种康复辅助器具,配合进行技术指导和专业示范,促进辅具助老工作。

    养老服务队伍建设

    王宁说,人才队伍是解决养老问题的关键。在我国养老机构面临着有硬件、没软件的尴尬,在家庭面临着想把老人送养老院,但又不敢送的两难境地。追其根本,是由于专业人才的缺乏。

    在北京市老龄委2016年度工作部署中,加强人才培育,壮大服务队伍被列为第五大类工作任务。2016年,北京将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和爱老、敬老、助老志愿服务两大方面进行为老服务队伍建设。

    目前本市有近60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但是护理员仅1.5万名,远远不能满足养老服务需求。由于支持政策乏力,待遇低,劳动强度大,养老护理员的流失率高达40%以上。对此,北京市将研究“居家养老护理员入职补贴、岗位补贴制度”,加大对护理业的投入,提高一线护理员的待遇,不仅给入职补贴,还将发放培训补贴和岗位补贴。

    此外,本市还将研究“居家养老子女带薪护理政策”,由政府“聘请”儿女、儿媳照顾居家卧床老人,既能弥补养老护理员的数量不足,又能满足失能老人的感情需求。

    利用互联网促进养老

    王宁表示,在互联网浪潮下,如何让互联网为养老所用,也应该是老龄工作者的一个工作思路。

    以北京市的养老助残卡为例,如何增强养老助残卡的社会福利、优待服务、消费优惠等功能,实现对老年人交通出行和消费交易的大数据分析、精准管理,扩展幸福彩虹老年卡专供店服务网络。

    如何实现老有所为

    王宁说,老年人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如何调动他们的力量,发挥他们的才智,让老人做到老有所为,从而实现老有所乐,也应该放到工作的日程上来。

    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养老服务如何跟上

    王宁表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发展养老服务行业发展,实现特色医疗,多种服务,为三地老人谋福利,也将是北京市老龄工作的工作重点。


    王宁说,在北京市未来五年需要关注的这十大问题中,北京总体将采取分步走,逐步推进的策略,解决政策、硬件、服务体系等问题,以点带面,最终实现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