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页
左美云:养老数智化转型——从养老信息化到智慧养老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7-01 20:51:00.0

       一、智慧养老的由来

早年讲得较多的是养老信息化,与其他行业的信息化无二,随后国内逐渐出现智能养老一词,并且国家也有全国智能化养老专家委员会,此时的英文表述为intelligent care即智能养老,而目前被广泛使用的智慧养老的英文表述则是Smart Senior Care,smart这个词由英国生命信托基金会提出,国内当时将其翻译为智能,而2008年IBM提出智慧地球,以及随后的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交通等,因此智慧养老的出现顺理成章。如今我们将智慧养老的英文表述翻译为Smart Senior Care,显然smart和intelligent是有区别的。Intelligent,即智能一词,其更多体现在相关设备与配置的智能化,而smart,即智慧一词,具有聪明、灵巧的含义,通常形容人类,在此则更多指对技术的合理、恰当的使用。智能更多强调将各类设备用于对老人的监控、信息的采集上,而讲到智慧时则需更多考虑老人能否适应这些技术,换而言之智慧更多是以老人为中心,智能更多以设备为中心,这是较大的进步。使用场景上,智能养老更多还是体现在助老方面,但智慧养老除助老外,还具有用老的含义,即用好老年的经验和智慧。

二、智能养老的应用状况

近年,智能养老发展较快,智能养老、智慧养老在服务老人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主要体现在信息化方面,养老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并无太大差别,也有一些较为成熟的应用,比如电子围栏技术已较为普及,包括电子大屏、呼叫中心等,这些也仅做到了信息化。从大数据和智能化的角度考虑,需要解决针对老人餐食的营养管理、饮食控制等,以及对护理人员和老人进行匹配等存在较大独特性的问题,而是否能提供老人需要的服务等诸多问题则需要不断探索。

三、智慧养老能够解决养老服务中的痛点

第一是“两门难进”的问题,即社区的门难进、家门难进。老人自不必说,即使年轻人也不愿意让他人进入家中,而信息技术则可一定程度替代人工,通过技术入户可以实现感测、监控等。 

第二是服务资源散和乱的问题,可将家政、照护、护理等养老服务资源集中于同一平台,实现人和资源的整合,形成规模效应。 

第三是老人自身安全问题,通过利用信息技术为老人做出监测的内容以及提醒老人的内容,则可以使老人出现危险或特殊状况时,其子女、社区等也可及时发现。如果应用到机构中,还将服务人员从监控中解放出来,提高工作效率。

第四是责任界定的问题,上门服务如果带摄像头进行,通过流程的规范、整个服务的规范,可以把责任界定起来,避免纠纷。

第五是无“青”养老,由于美丽乡村建设精准扶贫成果显著,导致原来从事养老服务的人更多选择就近就业,大城市养老护理员紧缺,工资也随之上涨,但质量仍需提高。欧美日韩等养老较为先进的国家,青年人从事养老护理工作较为常见。

与此相对,我国养老护理员中年轻人可谓是凤毛麟角,吸引年轻群体需让其转变思维惯性,使其认为养老护理是有尊严的工作,而通过智慧养老中先进技术、设备的应用转变年轻群体对养老护理工作的认知是非常重要的。

四、理想的智慧养老模式

智慧养老平台包括两类平台,一类是人人交互的方式;另一类是人机交互的方式。未来理想的智慧养老模式是人与科技的有机结合,现实与虚拟的有机结合。通过科技、网络、设备方便老人生活,而不是被先进科技所支配。这其中要有养老驿站,要有实体,当然也需要有养老平台,否则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时间经济、长尾经济就无法实现。除此之外,需要有care manager,即养老管家,负责对老人的养老生活进行管理,但单纯的依靠养老管家规模经济将受到严重制约,需要有给予先进技术与设备的智能代理帮助养老管家管理老人。

五、养老数智化转型的未来展望

养老数智化转型的未来,期望能够建立全国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在不同区域都能够提供线下服务,构建医养服务生态系统的同时,通过数智化对其进行赋能,并增加价值。目前的照护模式,护理人员只能获得不太高的收入,如果护理人员能够通过数智化进行价值共创实现更高价值那将会获得更高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