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页
老龄化,并非想象的那么可怕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5-08-06 10:28:08.0

 

有学者认为,随着产出和休闲的增加,老年人可以承担一些中年人的工作,这样,年轻人可以从劳动力和家庭角色的巨大压力中解脱出来。

老龄化不是一个简单的生理变化现象,而是一个被社会和历史环境所建构的概念,随着经济环境和年龄认知的变化,对老龄化的看法逐渐从消极向积极转变。“成功老龄化”概念的提出促进了从“消极老龄观”到“积极老龄观”的转变。“成功老龄化”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在1950年代提出,但广泛使用却是约翰和卡恩《科学》杂志上发表《人的老龄化:普通与成功》之后。1998年,约翰和卡恩进一步将“成功”的涵义扩展为三个方面——没有疾病和残疾、身体和心理机能正常、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健康老龄化”是对“成功老龄化”表达方式的一种修正。因为“成功”一词具有强烈的价值判断色彩,在实证研究中,许多老龄人口虽然患有各种疾病或身体残疾,但却认为自己的老年生活是成功的。自1987年5月召开的世界卫生大会首次提出“健康老龄化”概念开始,健康老龄化理论研究关注影响老龄健康的主要因素,把老龄化研究视角从结果移向进程,对于维护老年人口的基本健康和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但是,该理论仍然存在将老年人视为社会的负担而非社会财富、从其需要而非社会权利的视角看待老年人口健康的缺陷。

“生产性老龄化”则开始注重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实际上,如果不是因为疾病和社会不利环境的影响,老年人能够、也确实有生产率,并且可以积极参与生活。“生产性老龄化”概念引起对工业社会老年人角色变迁的辩论。

因此,如何消除那些阻碍老年人角色发挥的因素,包括年龄歧视、缺乏培训机会、惩罚性养老保障条款(如社会保障制度中的退休审查),以及需要更多兼职工作的机会等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积极老龄化”将老龄人口的社会参与从经济领域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20世纪末积极心理学运动的盛行,推动了积极老龄化理论的出现。积极心理学将心理学的目标由治疗转为潜能开发,表现在老龄化问题上就是要帮助老年人群开发潜能、树立积极的社会参与心态,消除非老年人群的年龄偏见,为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提供适宜环境。2002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发展中心(WHO)出版的《积极老龄化:从论证到行动》一书,对积极老龄化的概念、内涵进行了比较充分的阐释,不仅延续和发展了“成功老龄化”、“健康老龄化”和“生产性老龄化”的内涵,在“健康”和“参与”两个维度以外又因老年人群的差异性而增加了“保障”维度;而且“参与”也不仅仅指经济参与,而是将社会、文化、体育和公共事务都涵盖其中,目的是使所有进入老年的人,包括那些残疾、虚弱和需要照料的人,都能提高健康的预期寿命和生活质量。

面对“未富先老”的严峻形势,我国应该加强与国际组织的联合,尽快展开积极老龄化的“中国化”。

  中国的老龄事业与联合国的政策基本同步。作为老龄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未富先老,未备先老”是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在老龄化中面临的共同问题。加强与国际组织的联合,展开多学科综合研究和学科交叉研究,深入探索这一领域中的若干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如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规律、发展趋势及与东西方各国的比较;中国老年人口健康(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参与)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老龄社会的经济特征及发展趋势(老龄产业、老龄就业、老龄消费、储蓄与投资关系变动趋势、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新型城镇化视角下工业化、老龄化、城镇化“三化”互动发展;老龄社会的代际关系和代际资源配置;老龄社会支持体系(老年护理体系、老年通讯设施等);老龄社会制度构建(政府、社会、市场、企业、个人和家庭等主体之间的责任与权利制度安排);老龄公共管理体系及相关政策设计(社会保障、公共卫生服务)等。为中国积极老龄化相关的制度、政策与法规的设计、制定和运行提供理论指导与方法支撑,促进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成为兼具学术与实践价值的重大研究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