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2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超过2.8亿,占全国总人口19.8%,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达2.1亿,占全国总人口14.9%,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与此同时,全国有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38.1万个,其中养老机构4万个、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4.1万个,床位822.3万张。
以上是我国养老服务供需的基本面。接下来,我们从政策端、市场端和需求端三个角度,简要阐述当前我国养老行业市场格局。
-1-政策端:国家积极鼓励养老产业全方位发展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现象,国家通过政策定调,在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此后,国家陆续出台系列政策鼓励银发经济发展。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养老事业指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公共物品,是公众性福利;养老产业指盈利性满足老年人物质文化生活的养老服务和产品,养老事业为老年人提供基础性兜底服务,而养老产业则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满足个性化、高品质养老需求。此外,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切实推动老龄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随着老年人口逐渐增加,仅依靠政府性养老事业已难以支撑,国家推出系列政策从税费、用房、水电成本等多方面提供支持,推动符合老人需求的商业养老服务发展,共同保证老年人晚年生活。
-2-市场端:养老产业相关企业分布及市场规模
1.相关企业注册量
从养老产业相关企业注册量来看,在巨大的养老需求下,企业注册量呈逐年增长趋势,由2017年的3.08万家增长至2022年的5.99万家,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8.1%。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3月7日,2023年新增0.88万家企业。
数据来源:企查查,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而天眼查5月2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银发经济相关企业近30.7万余家,其中,今年1至5月份新增相关注册企业1.6万余家。值得一提的是,银发经济相关企业中,成立十年以上的企业仅占7.3%,成立五年以内的企业占比高达53.8%。
2.区域分布情况
从区域分布来看,目前江苏省以4.05万家养老产业相关企业数量高居全国第一,山东、广东排名第二和第三,养老产业相关企业数量分别为3.83万家、3.43万家。此外,河南、四川、安徽、浙江、河北、辽宁、湖南跻身前十,依次排名第4-10名。整体来看,养老产业相关企业主要集中在江苏。
数据来源:企查查,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数据截至2023年3月7日)在企查猫平台对养老产业进行检索,数据显示,我国养老产业生产企业数量较多,江苏、广东、山东等区域养老相关企业较多。另外,相关代表性企业大多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地。
3.中国养老产业市场集中度
从区域集中度来看,我国养老产业区域集中度最高的是华东地区,占比约34%;其次是华南地区,达15%,西南地区达14.3%,华中地区达12.2%,华北地区达11%,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分别7.6%和5.1%。行业整体集中度偏高。
4.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老年人口总消费达到了7.01万亿元,老年市场规模达5.4万亿元。尚普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养老产业的市场规模达10.4万亿元,同比增长22.3%,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或将达到12万亿元。其中,养老服务行业作为养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较大的比重。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总消费将达到61.26万亿元,老年市场规模将达48.52万亿元。
-3-需求端:居家与机构养老服务需求
根据中消协调研数据:
1.居家养老关注“日常所需”和服务收费。
(1)家政清洁、餐饮服务是普遍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居家养老是多数老人的首选养老方式。年龄越大,收入越低,自理能力越强更倾向于选择在熟悉的环境中养老。从服务需求来看,居家养老的老人服务需求度最高的是家政、清洁等日常照料服务(24.6%),其次是餐饮、老年饭桌(23.4%)服务,再次是社会交往(23.4%)和康复护理等医疗服务需求(22.6%)。
(2)康复护理和日间照护是高龄老人更高需求。分年龄段来看,60-69岁老人更看重社会交往、餐饮服务、家政清洁和健身体育服务,70-79岁老人更需要家政清洁、餐饮服务、日间照护和康复护理服务,80岁以上老人更需要康复护理和日间照护服务。
(3)超三成老人并未购买和使用所需服务。32.62%的老人没有购买过养老服务。购买和使用较多的服务分别是:家政清洁等日常照料服务(27.84%)、慢性病诊疗及康复护理等医疗服务(22.48%)和餐饮服务、老年饭桌等服务(20.59%)。
(4)近四成老人对收费合理性认同感不高。当被问及对居家养老服务收费合理性时,仅有9.51%的老人表示非常合理,45.60%的老人表示比较合理,36.55%的老人对收费合理性表示一般,认为不合理的比例达到8.34%。
2.机构养老的吸引力来自服务质量和“性价比”。
(1)医养结合渐成服务主流模式。从服务内容来看,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已经从基本的生活照料拓展至医疗服务,休闲娱乐等内容。调查显示除基本生活照料之外,养老结构提供的服务包括医疗服务(81.86%),娱乐休闲(54.85%),文化教育(41.35%)等。分不同地区来看,中部城市养老机构提供日常生活服务比例最高,东部城市养老机构提供医疗服务的比例更高。
(2)医疗服务和休闲娱乐等需求明显。从服务内容来看,消费者对养老机构医疗服务水平提升需求最大,占比51.48%,其次是娱乐休闲服务,占比35.02%,再次是日常生活服务,占比31.65%。表明随着老人吃饱穿暖的基础性生活得到满足之后,对医疗、休闲娱乐等服务有了更多需求。
(3)老人认为收费合理性有待提升。调查显示,52.74%的消费者认为养老机构的收费合理,37.13%消费者认为收费合理性一般,不太合理占比8.86%,非常不合理占比1.27%,整体上看,对收费合理性评价相对不高。
(4)仅六成消费者对养老机构服务满意。调查显示,消费者对养老机构服务表示非常满意的12.24%,比较满意占比49.79%,其中认为服务一般的比例为29.54%,不满意的比例达到8.44%,整体满意度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